【本報訊】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香港市場已踏入第二階段發展期,主力吸引中國投資者來港投資,事實上他們已大規模存在,只是未有官方正式統計,「從物理學分析,水始終會向下流。」他指目前國內投資者已多達1億人,港交所的容量和速度均未有準備好迎接這批新客戶。
須積極應對場外交易
他又笑言,「港交所擁有全球最慢的交易機器」,因此必須逼切興建高速公路作應對。李小加認為,歐美流行的高頻交易活動,不致於會「殺人」,他以高速公路形容這種交易渠道,為免出現路上瘋狂駕駛情況,應對方法有兩個,一是不建高速公路,或是設立交通燈、警察,做好監管。
Chi-X於8月取代倫敦交易所,成為歐洲最活躍的交易市場。李小加分析,若一個市場容許多個交易所同時經營,造成市場分割,傳統交易所容易受到新興交易所衝擊,但港交所現時仍是獨家經營,暫未受到挑戰;而Chi-X現時在港未有活動。
不過他同時強調,由於場外交易(OTC)相當活躍,港交所不推出高頻交易,也會有人以黑池等場外交易方式進行,所以港交所要積極應對,一方面研究市場,同時發展第二代數據中心,提升港交所系統效率,增強競爭力,這樣市場交易便不會流失往黑池等交易渠道。
對於人民幣金融產品發展,他希望紐約、倫敦以至日本都可做到人民幣交易,香港不可能壟斷市場,人民幣國際化就是要所有人都可以方便使用人民幣。港交所將來第3期發展,便是配合人民幣國際化,推出商品利率及外滙衍生工具市場。至於本港雙幣雙股的發展,他指有關系統升級已完成,未來將致力培育市場,而參與者需時適應新的交易及結算模式,初步企業反應良好。
另外,新加坡交易所首席執行官麥尼斯.博可表示,正與東盟交易所加強聯繫,首先是互相交易聯線,方便投資者買賣,這方面新加坡已跟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泰國聯線,稍後會加入印尼和越南;他亦歡迎香港和中國交易所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