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mWenders雲達斯着手拍攝3D版翩娜包殊舞蹈紀錄片未幾Pina在極短時間斷症,急病,去世。導演最終將目標轉移到一伙在Wuppertal舞團成長生活多年的團員身上,亦以這個萊茵河區杜塞朵夫城鄉網絡小鎮季候轉移的景色作背景。
珍貴光影包括不少Pina去世前的近年沉默,開腔,舞蹈的片段之外,還有花樣年華的剪影(梅卓燕,香港可能接觸Pina最密切從交往到舞蹈的舞者;共我曾笑語故人年輕時的姿容是德國版,或沉思版柯德莉夏萍)。從這個角度,3D版《Pina》絕對是舞迷們最貼身亦最立體動感的追憶。
下過一場廣泛地區雷暴雨,急散悶熱,萊茵河下游流域,德國、荷蘭並相關比利時氣溫一日急跌十多度,Inge與我從新購的公寓散步穿越杜城老區,夏天開始擺攤的老者,古着、舊物正在落雨收柴,一雨成秋。
面河的臨時餐廳生意興旺至10月啤酒節Oktoberfest完結也將告終;一份荷蘭魚生Herring,一份炸魚,一份德國酸菜,一瓶萊茵河谷略甜清冽白酒陪伴兩個老友共日落;Magic時份藍天如洗,踏碎石老路回到城中可遠眺河景公寓上偌大露台,10℃夜空下讓威士忌加冰浸淫,輕快地談論着老撾琳巴班之旅,也回憶90年代初,杜城當時舉辦着火旺的Igedo(爾後CPD)時裝展覽年代與遠東最興盛的香港時裝節如何碰撞,如何互惠。今天杜城火候已轉移至柏林,香港時裝節仍在,可人面全非今非昔比;也沒有什麼可惜或不可惜,時光轉逝,人物風流俱往;新年代自有新人類新遊戲。「反正……」Inge如是說:「你們有過好時光,今天那時裝文化早已不一樣,自60年代年青文化及學運全球性爆發,時裝成為一種文化,來到80年代大盛,90年代隨超級名模極度商業因循洗禮。今天的時裝只餘物質跟文化愈走愈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