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退化者居所小改大幫忙加裝感應器 防走失及跌傷

腦退化者居所小改大幫忙
加裝感應器 防走失及跌傷

【本報訊】家居小改變,或可為腦退化症患者的生活帶來大改善。專家教路,為患者設計「腦退化症屋」,例如在家門裝置如防盜鈴的感應器,預防患者獨自外出走失;加裝靠感應開啟的夜光燈,避免患者摸黑上洗手間時跌倒。有照顧者坦言,加設裝置後患者走失及跌倒的情況減少,也減輕家人壓力。
記者:陳凱迎

周景銜(87歲)婆婆五年前開始記憶力變差,同一件事會重複問家人10次,兒子一家雖住在隔鄰打通單位,但周婆婆亦曾因獨自落樓買香燭,沒有通知家人而走失,後來證實患腦退化症(又名老年癡呆症),負責照顧她的媳婦李太坦言,當時壓力極大,「我連發夢都怕佢會走出街!」

畫板記錄日程
寫上活動如覆診或到社區中心等,提醒患者

玻璃櫃門
方便患者尋找物件,不會重複找同一個櫃

周婆婆的家人其後在專家協助下,於家居添置了一些小裝置,例如在櫃門貼上標示,提醒婆婆各樣日用品放在哪個櫃內;牆壁上又貼了多幅婆婆與家人的生活照,還有前特首董建華在任時為她頒發獎狀,表揚她經常參與義工工作的照片。
協助周婆婆一家的賽馬會耆智園註冊社工崔志文解釋,腦退化症患者因記憶衰退,容易忘記物件存在哪,找東西時也會重複找同一個櫃,添置標示有助預防這些情況出現;多貼生活照,也有助患者加強對家人的記憶,「仲可以幫佢記住以前嘅開心事,保持心境開朗」。

標示物品
提醒物件名稱及擺放位置,加強記憶

感應燈
每逢患者經過便會開啟,以防長者上廁所時跌倒

資料來源:耆智園註冊社工崔志文

提升患者家居安全

此外,周婆婆家門加裝了本身用作防盜的感應裝置,每逢有人出入門鈴便會響起,即使婆婆獨自離家,家人也會知曉。李太表示,周婆婆家中加裝這些裝置後,婆婆的確無再走失和跌倒。
本身是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系教授的耆智園總監郭志銳說,上述裝置有助提升腦退化症患者的家居安全。但他提醒,照顧者切勿一次過添置太多裝置,以防患者感到抗拒。其實英國也有為患者專設的「腦退化症屋」,專家會加強屋內的燈光照明,並避免用地毯以防患者跌倒;洗手間牆壁會髹上與客廳不同的顏色,幫助患者辨認不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