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分析對收費報要求提高

學者分析
對收費報要求提高

《爽報》面世,報業再起風雲。有傳媒學者預計,再有免費報章加入競爭,對以中產讀者為主要銷售對象的傳統報章影響最大,不排除長遠有報紙被淘汰。學者又形容,《爽報》的出現意味報業競爭踏入新階段,讀者對傳統收費報章的要求會越來越高。
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表示,《爽報》每日目標發行量達100萬份,對全賴廣告支撐營運的其他免費報紙來說,肯定是一大挑戰,「第一步就係要搶廣告」。免費報章要突圍而出,一定要增加報章獨特性及賣點,「咁先至可以生存到」。《爽報》出版,除將引發免費報章市場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外,也難免對傳統收費報章造成震盪。

料影響中產報章

杜耀明分析,部份低銷量報章並非以銷量多少作為營運主要目標,因此銷量即使再跌,也未必結業;這場報業大戰,反而對以中產讀者為對象的報章影響較大,部份中產讀者可能轉看免費報章,再每星期買一本雜誌。同時,《爽報》標榜有得聽有得睇,對電視及電台也會構成競爭。杜耀明認為,隨着越來越多免費報面世,市民對報章的概念也會轉變,「市民會認為報紙應該係免費嘅,要畀錢,要求一定高好多」。
樹仁大學新聞及傳播學系系主任梁天偉也認為,《爽報》肯定衝擊免費報章市場,廣告被分薄,對部份發行量較小的免費報章如《am730》、《英文虎報》等衝擊較大;但他認為,免費報不會影響收費報章的銷量,「《晴報》拎50萬份報紙出嚟,對收費報紙有冇影響?冇嘛」。他相信,銷量較少的報章如《成報》、《新報》等會繼續經營,「咁多年佢哋都做緊,一樣會攞錢出嚟做」。《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