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駁學者黎智英:不會缺少偵查報道

反駁學者
黎智英:不會缺少偵查報道

《爽報》出版後,每日再多80萬份免費報送到市民手中,有學者及前傳媒人指,免費報的報道主要是「蜻蜓點水」,無具體內容及分析,公眾只依賴免費報難以了解社會實況。黎智英反駁指,全新的多媒體報紙平台有聲有畫,簡單內容已可令讀者得到立體詳盡資訊,「唔一定寫到五、六千字先明白」,但他承認政治新聞較悶、「唔賣得」,不會是《爽報》主軸。
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指出,免費報不會有詳盡新聞分析,若公眾依賴免費報去了解社會實況,作為一個公民社會,這是悲劇。有前主流報紙記者日前在《明報》副刊撰文,認為免費報需靠攏廣告商,會缺少偵查報道,「免費報的頭條一般只有四百字,一宗偵查報道,至少要數千字才能說明事情始末」。

「唔一定要寫五六千字」

黎智英反駁說:「呢啲學者係根據佢以前嘅傳媒觀念去睇新傳媒。」
他指《爽報》是全新多媒體報紙平台,有聲有畫,加上文字,如讀者想知道更深入、複雜的新聞內容,亦能夠滿足,「其實係用乜嘢方法去表達嘅問題,唔一定寫到五、六千字先明白」。他強調,《爽報》不會缺少偵查報道,「《蘋果》都要靠廣告商,咁耐以嚟都踢爆㗎啦,所以係唔成立,啲人係想當然啫」。
黎智英認為,免費報的新聞應該生活化、「輕鬆啲」,「除非大是大非,好似六四晚會、七一遊行,(否則)冇乜必要有好多政治新聞,嗰啲新聞亦唔賣,紙咁少,咁悶嘅新聞無謂放落去」。他透露,《爽報》手機app下月15日推出,屆時會有更多互動資訊。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