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為堵塞特權拿地,擬取消土地供應雙軌制,目的是增土地供應與增監控能力。中國國家土地副總督察甘藏春表示,為增土地供應,土地資源配置的最終目標是取消土地供應雙軌制。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引述國土資源部消息透露,此舉是中國逐步擴大有償使用國有土地的部署。
所謂土地供應雙軌制,簡單說就是通過兩種方式完成土地供應:一是政府無償劃撥國有土地給使用單位;一是通過市場化手段有償出讓國有土地,目前主要是通過招標、拍賣、掛牌三種方式出讓土地。
限劃撥實施有償出讓
甘藏春說,目前中國土地資源配置的非市場程度依然很高。經過近30年的改革創新實踐,城市國有土地基本實現有償、有限期、有流轉的使用制度,但目前國有土地供應仍然保留着雙軌制。此有礙土地市場化發展,中國土地估價師協會副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俞明軒稱,目前有的政府拿的是劃撥地,卻可能在土地上建起餐廳等經營場所。
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甘藏春表示,中國最終將取消土地供應雙軌制。下一步,按照資源市場配置的基本原則,縮小劃撥地範圍,擴大有償使用覆蓋面,最終取消土地供應雙軌制。除軍事、保障性住房、特殊用地可以繼續劃撥使用外,其他用地實行有償使用。取消雙軌制對農村土地也將帶來有利影響。俞明軒表示,取消土地供應雙軌制後,被徵收的農村土地出讓價值提高,補償額也可能增加,補償將更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