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升難跌鋼企成本漲 短期難扭轉

易升難跌
鋼企成本漲 短期難扭轉

全球約98%鐵礦石供煉鋼使用,惟作為鋼鐵需求大國的中國,卻嚴重缺乏鐵礦石資源,每年都要從巴西及澳洲進口大量鐵礦石,鑑於鐵礦石市場被必和必拓、力拓及淡水河谷(6210)三大礦企壟斷,國際鐵礦石價格易升難跌,內地鋼企只能眼白白看着利潤被礦企吞噬。
眼見內地鋼鐵業存在高成本、低效益問題,中鋼協8月便試推以1994年價格為基數的鐵礦石現貨價格指數,希望代替國際認同的普氏(Platts)指數,作為與礦企談判鐵礦石價格的依據,協助內地鋼企紓困。
不過分析員認為,普氏指數仍傾向被國際礦企選用,故即使中鋼協推出中國鐵礦石現貨價格指數,短期仍難望扭轉內地鋼企高成本的境況。
今年1至7月,內地77家大中型鋼企平均銷售增長24.6%,期內進口鐵礦石平均價格升37.79%至每噸162.76美元,折算較去年同期多付211.01億美元(約1646億港元)購買鐵礦石,令鋼企首7個月銷售利潤率按年減少0.1個百分點至3.08%,較全國工業行業平均值5%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