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思捷打敗仗光環消失 - 曾淵滄

曾淵滄專欄:思捷打敗仗光環消失 - 曾淵滄

思捷(330)公佈了一個非常令人失望的業績,全年少賺98%,盈利僅7900萬元,其中零售業務虧損達10.3億元。
過去思捷曾是香港人的驕傲,因為思捷是唯一一家由香港人任大股東、香港人當主席的國際服裝品牌,能打進歐洲市場,並以歐洲市場為主力,絕大部份盈利來自歐洲,特別是德國,我多次歐遊,均能在繁忙的歐洲大城市市中心找到思捷的零售店,有時我也特地在這些店的門前留影,拍一張照片留個紀念。
思捷業務大倒退說明了兩件事:一是思捷這個品牌被其他同類型的品牌擊敗,品牌與品牌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非進則退,沒有永遠的勝利者,二是歐洲的經濟衰退已顯現出來,特別是思捷的大本營德國。目前,德國是歐洲最強大最富有的國家,要救希臘、意大利等,一定得依靠德國,現在德國也自顧不暇,如何有餘力救其他國家?

QE3要救就業、樓市

明天美國聯儲局開會,不是議息,因為伯南克早已說過,目前的零息政策會維持兩年,因此,明日與後日之會議,是希望找出一些新的方法來解決目前美國的經濟困境。
我估計不是過去的QE2的新版本,也就是說,不是以QE3來買國債,這麼做對美國的失業率沒有刺激協助的作用,QE2已經證明了,新QE3必須能改善失業率,必須能推高美國房地產價格,這樣才能協助奧巴馬競選連任。
QE3是不是可以直截了當入股美國大企業,從而接管大企業,直接入股大銀行,從而接管銀行,將企業國有化就可以學中國搞4萬億元人民幣基建那樣的投資,請大量的人工作,將銀行國有化就可以大量借錢給中小企,鼓勵他們投資,還可透過超低息借錢給人買房屋,再製造新的房地產泡沫。

曾淵滄
作者為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