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上市達11年的新意網(8008)上周宣佈申請轉往主板掛牌,當年科網股熱潮的創業板代表又將少一員,回望11年前的8月,算是科網熱的高潮,當時十大市值的股份,不計新意網,僅中華網(8006、當年稱香港網)及天時軟件(8028)的主營業務未有重大改變,不同的是,兩公司的市值11年來共蒸發超過90%!昔日抽到相關股份而大喜的股民,若持貨至今的滋味恐得自己知。 記者:石永樂
聯交所統計資料顯示,2000年8月創業板共有45家上市公司,相對2011年8月的166家少121家,不過當年45家公司的總市值高達約928億元,當月公司市值之高亦是當年科網熱最高的一個月,但11年後的8月,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市值已跌至約689億元,若綜合166家創業板公司計算,市值總額亦不過是約877億元。即創業板經過11年的「成長」,上市公司數目多了2.7倍,但創板市值卻少了逾半成。
僅兩股主業未變
8月十大市值的公司中,不計新意網,tom.com(8001)、鳳凰衞視(8002)已轉主板,恒基數碼(8023)及格林柯爾(8056)分別被私有化及除牌,華燊燃氣(8035)易名濱海投資,東魅網(8010)易名星美出版,但停牌至今多年,光亞科技(8061)易名光亞集團後業務轉型。能保持主業不大變的只有已易名中華網的香港網(8006)及天時軟件(8028),上周五收市兩股的市值分別為3.07億元及1.58億元,較2000年8月分別蒸發逾90%及91%!
面對創業板「十年人事幾番新」,獨立股評人陳永陸亦感欷歔,02年他將其有份創辦的駿陸控股(8206、現稱神通電信)在創業板上市,但後來亦是賣殼套現離場。陳永陸表示,當年亦有抽過香港網及新意網,當中有賺有蝕,他建議投資者若要投資創業板股份,要揀選自己熟悉業務性質及有機會轉主板的公司,因為普遍創業板公司的成交量都是偏低。尚乘財務策劃證券業務部總經理鄧聲興表示,創業板成交量低可能與當年科網泡沫爆破的陰影有關,但他表示,主板也有公司「爆煲」,不能「一竹篙打晒一船人」。
tom創集資神話
陳永陸表示,當年創業板的誕生並非只為科網公司,而是為一些「有前景但未有業績」的公司提供集資平台,確有其存在價值,不過當時tom.com(2383、現稱TOM集團)創出集資神話,觸發一眾公司「跟風」,亦間接造成當年的泡沫。同為駿陸創辦人之一的鄧聲興亦指,當年上創業板的公司大部份都未成熟,有些甚至連商業模式也未有,因此導致不是轉型就是賣殼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