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透視:中國要救世界先要自救 - 郭小民

國策透視:中國要救世界先要自救 - 郭小民

中國連續4個月斥資購買美債,歐洲領導期待中國可以再慷慨解囊,多購歐債。
今回,中國頓成全球救世主,不過,擁有3.2萬億美元外滙儲備的中國,實不宜濫購歐美國債,否則中央領導「請客」,最終要老百姓「付鈔」,將改革30年累積蓄回來的部份血汗錢,為了英雄感而送予不應該拯救的國土上。

經濟增長奇蹟值得反思

中國在7月份再象徵式或買80億美元美債,在政治角度,還可理解,但小民覺得策略要變。
既然中國高調嚷着,「要中國買歐洲,歐洲一定要承認中國市場地位」,那麼,這吶喊應該再對美國叫喊一次。
其實,中國領導今次被邀請買歐債,未即時答允,頭腦清醒,不作雲上行之舉令小民放心。
因為,中國要救世界,首先要自救,要知中國貧富懸殊越來越厲害,除老外經濟學者警示外,內地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亦指,中國重稅負與貧富差距擴大是一個悖論,「(中國)經濟增長的『奇蹟』值得反思」。
中國!請不要輕視貧富差距。上周五,印度加息四分一厘,為該國自去年3月以來第12次加息,印度明知加息傷經濟,但還要加息。
因為要打壓通脹,要市民不要活在高通脹,民不怨,也不作反。

特首不要等中國做甚麼

我們的特首曾蔭權,更要望真啲,不要永遠等中國做甚麼,香港跟着做,永沒錯。市民的怨,按捺不住。
此刻,小民突然想起曾蔭權在09年時,嚷着不要太依賴歐美市場,受外圍震動和衝擊,要擴大亞洲區的金融體系,加強彼此合作,令區內能自給自足。
小民突然重提舊事,就是想說,曾特首有時不做也是好事,你看歐元今日狀況,就自然明白,要做區內貨幣,但區內國與國之間又各自為政,好景時看不出問題,現在……。
郭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