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上周持續反彈,主要原因是投資者繼續憧憬歐美會推出新的政策去穩定經濟及金融市場,不過,問題是歐美各國是否可以放下既有的利益,而達成共識?
情況似乎不容樂觀,因為歐洲財長已經表明立場,不支持美國財長蓋特納的改革建議,其中奧地利財長費克特更直言,蓋特納的態度引起歐洲不快,由此可見,歐美要達成共識,拯救經濟,並非想像般容易。
事實上,更嚴重的問題,不但來自歐美的財長未能達成共識,而是歐美的民眾,對於現狀感到不滿的情緒持續,好像歐美財長上周五及周六在波蘭南部弗羅茨瓦夫舉行非正式會議期間,有超過3萬名工會人士示威,抗議歐洲政府的緊縮措施。
港股短線續炒波幅
與此同時,美國亦有社會人士,發動佔領華爾街的行動,號召2萬人在華爾街和平集會兩個月,以聲討引發金融海嘯的罪魁禍首,在這樣的氣氛下,各國政府要推行合適的刺激經濟方案,會更舉步維艱,所以歐美不單止要解決經濟問題,同時亦要考慮如何恢復國家之間的和諧,以及國民的信心。
至於本周美國聯儲局之會議,市場普遍認為伯南克會暗示推出QE3,甚至會公佈QE3的細節,可是當美國仍然未能與歐洲達成共識,美國是否可以透過自己的能力解決一切?同時間現在又是否真的推出QE3的時機?因為QE2的失敗,某程度上是由於歐洲央行在聯儲局推行QE2期間,作出加息行動,所以當美國未能與歐洲達成共識之前,看不到任何理由,聯儲局會在此時大力推出QE3,伯南克最多會告訴市場,聯儲局已作好一切準備,穩定市場信心。
惟看好的朋友仍相信季結可望帶動港股上揚,但我認為短線仍是炒波幅。
陳永陸
作者為獨立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