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上環球金融外衣的大銀行,充份發揮其地方智慧,一邊關注社會責任,另一邊手起刀落裁員3000,可憐這弱水3000,都是最見識過當今盛世過去20年回歸前後大場面之士,美其名優化管理、精簡架構,實質解釋即是掩飾。
裁員背後的行動代號,除了密碼二四六(即20年年資、40歲以上、月薪6萬)以外,原來還有一個「三一理論」,就是一個洋人員工的薪酬,正好等同三個香港員工的總和,但一個香港員工的工作能力,卻是三個洋人員工的總和,內部更有陰謀論指,香港之所以要大刀闊斧,係要保留職位予海外員工,歐美債務危機令資金人才都東流,香港區要先洗太平地預留職位,成功有賴本地工會勢弱兼欠集體談判權,勞資關係每每由上而下,話之你老闆屬全港最大僱主!
前線收怪刁後防難打
在投行紛紛暴露衰仔樂園本質、完全未有吸取金融海嘯教訓、充份反映投行內部風險管理問題之際,傳聞中將於11月中接大信封的首批竟來自風險管理部門,難道該部門是阻頭阻勢阻住前線跑數的絆腳石,真的要去之而後快?
難怪早幾年該行信貸風險主管也趁市旺跳槽,過檔曾為大銀行擋子彈肥米(MichaelSmith)陣營,現在回望更覺薑是老的辣,極具先見之明。聽說現時風險管理部門主管強項在市場風險(Marketrisk)而非信貸風險(Creditrisk),難為員工已晚晚披星戴月有開工無收工,仍然吃力不討好,後勤部門何來空間裁員?
前線班友有時俾客「大多兩大凶多幾凶」,就連2015年日圓掉期等古靈精怪刁都拿來博大霧申請批示,不批准又被視為阻礙前線搵錢,審批需時又被認為玩拖延,後防不易為也,不知將來一旦成功削後防,大銀行股東回報是否會較現時大躍進,只知道如此下去,武林正宗也隨時會變成衰仔樂園。
胡孟青
作者為獨立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