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觀點:銀根料鬆 亞股看俏 - 鄧嘉南

摩根觀點:銀根料鬆 亞股看俏 - 鄧嘉南

歐美債務危機越演越烈,市場憧憬中國再度擔當「白武士」出手買歐債,協助化解危機,東西方財力之懸殊於此可見一斑。
儘管不少亞洲投資者對西方財政危機憂心忡忡,但越來越多證據顯示,亞洲經濟正逐漸與西方世界「脫鈎」,亞洲股市近期的表現不合理。
全球經濟日益一體化,在西方經濟長期積弱之下,亞洲確難以獨善其身,但亞洲國家可以利用這次機會加快經濟轉型步伐,致力擴大內需,讓經濟邁向更平衡的可持續增長。當然,部份亞洲股票尤其是出口商,仍會因為歐美市場傳出重大不利消息而受挫,但亞洲內需消費的快速增長,已令區內企業降低對西方的依賴程度,7月南韓對成熟市場的出口僅增長4%,對亞洲為主新興市場的出口卻大增30%。
台灣、南韓、新加坡和香港等主要貿易地區的經濟數據亦說明,亞洲內部貿易佔總體出口比例介乎54%至70%,而亞洲內部貿易佔中國總體出口已升至40%。儘管疲弱的西方需求仍將顯著影響亞洲出口的邊際增長,但區內政府的財政刺激措施,甚或僅僅是亞洲內部需求的自然增長,已可紓緩來自西方的衝擊。
股市方面,自08年金融海嘯以來,亞洲股票的外資淨買額一直低於趨勢,年初至今流出和流入亞洲股市的資金亦只是基本打平。考慮到新興亞洲市場在環球企業盈利中所佔的份額,亞洲股市仍有較大空間可吸引外資流入。

估值逼近低位

亞洲股票的估值亦已下跌至接近短期歷史低位。目前摩根士丹利亞洲(不包括日本)指數的預期市盈率為11.6倍,遠低於長期平均的13.7倍;市賬率為1.58倍,逼近只在亞洲及環球金融危機中出現過的最低紀錄1.2倍。
區內經濟增長強勁、資產基礎穩健、股本回報率不斷改善等良好基本因素,全然未在如此低廉的估值水平中得到反映。
展望後市,西方經濟放緩應可為亞洲市場帶來以下催化因素:通脹壓力導致的貨幣收緊政策已拖累亞股,而大部份通脹壓力都來自食品和能源價格高企等環球因素,隨着西方需求放緩令商品價格近期普遍回落,亞洲貨幣收緊措施有望告一段落,刺激區內股市回升。

鄧嘉南 摩根資產管理機構業務拓展總監
http://www.jpmorganam.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