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紐約舉行了一個對冲基金的會議,當中最令人矚目的要算是美國著名對冲基金經理WilliamAckman,利用期權來看好港元在未來幾年將有機會脫鈎,並且可能會一次性升值約30%。
眾所周知,港元與美元掛鈎已經差不多30年了,一直以來經歷了時間及各種各樣的危機(包括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以至2003年沙士),聯滙都非常有效,為香港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營商環境。
港元升值屬政治決定
不過,時移世易,近10年美元長期積弱,而另一方面祖國的崛起令人民幣升值趨勢不可阻擋。以美元作基本單位,但與中國出入口為最大貿易夥伴的香港,夾在兩股巨力中間,一般市民所承受的通脹壓力(資產如房地產,以及日常生活必需品),在日常生活中可深刻感受到。不過,港元是否升值不是經濟決定,而是政治決定。
從純投資的角度看,看好港元而看淡美元,可謂在風險與回報中間平衡之下一個挺吸引的機會。由於香港及中國的外滙儲備豐厚,因此港元兌美元貶值至超過7.85的水平,可謂微乎其微。但如果真的有突發事件令港元脫鈎並升值,那升幅一定要有很大幅度,才能阻止投機者熱錢突然大量流入。
不過,如果用期權來「賭」的話,那麼時間值的損耗可能會令投資者短期內嘗不到甜頭。反而,筆者認為投資者可能要慢慢把資產負債表改為資產以港元結算,而負債卻以美元為主(例如買樓時以美元作按揭,或如果做孖展買港股時,借用的是美元等)。
楊延德
中環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董事
本欄隔周一及逢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