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蚊屏息靜氣在水塘邊看甚麼?原來是色彩斑斕的蜻蜓在水上舞!每年5月至9月是觀賞蜻蜓的好時機,想與不同品種的蜻蜓打個照面,就要把握9月尾最後高峯期到濕地公園看看。
記者:芒果姐姐
攝影:傑哥哥
鳴謝:濕地公園提供蜻蜓照片
地球有蜻蜓 還是恐龍先?
是蜻蜓!科學家便曾發現估計為3億8千萬年前的蜻蜓化石,比起恐龍的2.5億年更早。遠古蜻蜓體積有2歲小孩般高,直至2千萬年前才進化成現代蜻蜓。至於香港已發現的蜻蜓品種,已達116種之多。
短腹異蜻:
2008年於濕地公園發現,亦為本港首次發現的品種,金屬紅身軀異常搶眼。
霸王葉春蜓:
夏季的濕地公園常見的品種,喜停靠在挺水植物枝頭或在池塘邊徘徊。要把牠認住,除了其一身綠襯黑如幪面超人的外衣之外,其腹部末端(最尾處)隆起如腫脹了一片呢。
UncleAlan說「斑麗翅蜻」比較特別,雌雄的分別在於前翅膀尖端位置,雌性的是會呈透明狀的。
別認錯,蜻蜓的近親「豆娘」!
人們常把蜻蜓及其近親豆娘混淆,而事實上牠們真的很相像。
蜻蜓
體形較大約3吋長,身軀較粗壯,停留時四翼打開,複眼長在頭部前方。
豆娘
體形較小,身軀亦相對較纖幼,停留時四翼合起,複眼長在頭部兩側。
1.破殼而出得個窿:
蜻蜓壽命約為3個月至1年,屬不完全變態昆蟲,一生只經歷卵、稚蟲及成蟲3個階段。多在春天羽化成蟲,在背部破殼而出,待翅膀變乾變硬就能振翅高飛了。
2.借了聾耳陳隻耳:
當細蚊對爸媽的教誨充耳不聞,大人就最愛說這句話。而當細蚊在蜻蜓旁大叫,牠們一樣不為所動,原因是牠們沒有聽覺器官,全靠視力與感受空氣中的振動來避開捕食者。
3.270度頭擰擰:
蜻蜓的視力非常好,因牠擁有由過萬隻單眼組成的複眼,加上頭部能轉動,視野可達270至300度!
4.強力翅膀倒後飛:
蜻蜓的飛行能力很高,時速可達每小時70公里,拍得上汽車。因為四隻翅膀下都連着一組獨立肌肉,使每隻翅膀強而有力之餘更能獨立運作,能急轉彎甚至倒後飛。
5.棲息地水必清:
從出生到死亡,蜻蜓一生離不開水。牠們會在水中或濕泥上產卵,孵化後的稚蟲會在水中捕食小魚或小蟲,成蟲後則愛在挺水植物上休息或在水塘範圍獵食及繁衍下一代。但蜻蜓只會在乾淨的水源棲息,可說是良好水質的指標。
6.捕食同類唔眨眼:
蜻蜓目的英文為Odonata,源自希臘文,意指「有齒的顎」,所以蜻蜓是兇殘的肉食性昆蟲,小至蚊蠅,大至同類蜻蜓都不放過。
7.男子漢犧牲小我:
雄性蜻蜓顏色一般較鮮艷,吸引異性之外更發揮犧牲精神,減低雌性被捕食的機會,就能確保繁殖下一代;而雌性顏色通常較淡或有保護色。
8.蜻蜓動L:
原來蜻蜓極之怕熱,為減少身體被陽光暴曬,牠們停留在植物上的時候,愛把腹部向上豎起呈L形呢!
蜻蜓導覽團(約1.5小時)
日期: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時間:11am及2:30pm
入場費:成人$30、3至18歲及長者$15、3歲以下免費
集合:香港濕地公園訪客中心中庭3號導覽點
報名:歡迎當日到訪的遊客於舉行時間10分鐘前往集合點即場報名,先到先得。
名額:15人查詢:31522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