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戰》現實版行星有「兩個太陽」

《星戰》現實版
行星有「兩個太陽」

在科幻電影《星球大戰》中,路克天行者在「塔圖因」星球(Tatooine)凝望遠處兩個太陽一幕,堪稱經典。沒想到這科幻情節竟是真的,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200光年外,首次發現一個行星環繞兩個恒星運行,每個黃昏都可看到兩次日落。
美國一批天文學家透過太空總署的「開普勒」(Kepler)太空望遠鏡發現這顆行星,命名為「開普勒16-b」。「塔圖因」是滿佈石頭的沙漠行星,但「開普勒16-b」是氣體巨行星(gasgiantplanet),大小和質量跟土星相若,每次公轉要229日、運行1.046億公里。

畫家筆下行星「開普勒16-b」(最小的星體),與它環繞公轉的兩個恒星。路透社

環繞兩恒星運行

由於「開普勒16-b」圍繞公轉的兩個恒星都比我們的太陽小和冷,所以推斷它氣溫頗低,表面溫度介乎-73℃至-101℃,行星上應該沒有生命。天文學家博斯(AlanBoss)說:「這個發現令人驚喜。科幻電影情節,再一次成為現實。」
天文學界一直懷疑有行星環繞兩個恒星公轉,只是沒有證據,直至現在發現「開普勒16-b」才證實理論正確。
科學家是在早前發現「開普勒」觀察到的一個雙星系統與別不同,意外發現「開普勒16-b」。兩個恒星的亮度,在互相遮掩、出現「日食」以外的日子,有時都會轉暗,代表系統中還存在第三個星體。科學家根據兩顆恒星亮度變化,計算第三個星體的引力和品質,最終確認它是一顆行星。
英國《每日郵報》/新華社

路克天行者在「塔圖因」星球中看着兩個太陽,是電影《星球大戰》的經典一幕。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