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點解瞓極都瞓唔到?」、「又瞓唔夠八個鐘嘞?」、「今晚係咪有覺好瞓?」以上問題都困擾每個失眠港人。有催眠治療師指,與「失眠」鬥纏為患者大忌,只會令人越想瞓越難入睡,造成惡性循環。睡前放鬆身體及精神方為治療失眠秘訣。 記者:梁麗兒
人生約三分一時間睡覺,是否睡得越多越好呢?香港復康會註冊社工暨註冊催眠治療師黎詠雅糾正港人對失眠誤解,「好多人以為瞓八個鐘先夠,其實瞓六個鐘都得,最重要睡眠質素好,睡眠無金科玉律」。患者要避免由早到晚想着自己睡不睡到,造成壓力,整晚望鐘、望住張床及數綿羊均為壞習慣,反令人無法入睡。
本港約20%人口患失眠,該會今年初公佈一項失眠調查後,喚起公眾對睡眠關注,參加睡眠工作坊,如催眠治療小組的人數累積有350人,多為中年人士,有OL上班一族、家庭主婦、教師甚至學生。
持續一個月應求助
何謂失眠?黎認為「瞓完好似無瞓過、仲差過無瞓」已算失眠,症狀包括在床上超過半小時未能入睡、中途紮醒後逾半小時無法熟睡、比日常早醒超過一小時等。如每周出現兩次或以上,情況持續一個月,應盡快求助。
失眠原因因人而異,如愛午睡、飲濃茶或咖啡,睡前看書或玩電腦等習慣;痛失親人等大事也教人無法釋懷及「多嘢諗到瞓唔着」。被痛症折磨、環境太凍或太光都影響睡眠狀態。患者須對症下藥,才能根治失眠。
睡前試試鬆弛練習,透過重複地深呼吸、想像自己去到一處寫意自在的地方,均有助入睡。她表示,部份人學懂放鬆技巧後,能安然入睡,個別患者則須接受心理治療,放下心結,才能遠離失眠。
或須接受心理治療
曾有一名OL因工作壓力大而失眠及情緒失控,其後發現與童年貧窮經歷有關,致長大後拚命工作,令壓力爆煲及失眠,接受輔導後情況改善。也有失眠長達20年的中年女子,因其育嬰的工作經常要在晚上起床湊B,影響睡眠質素,治療師建議她日日游泳後,透過運動來放鬆身體,終於有覺好瞓。
她建議,市民可睡前做些放鬆肌肉的運動,幫助入睡,每個動作做五次,每次維持八至十秒。該會適健中心最近推行一站式優質睡眠服務,提供治療小組及工作坊,介紹催眠謬誤及放鬆技巧等,查詢熱線27723366。
鬆弛練習八個步驟
1.找一個舒適位置躺卧或坐下來
2.閉上雙眼
3.用鼻深深吸一口氣,以口輕輕呼氣,每次呼吸時都放鬆全身
4.重複深呼吸練習三、四次
5.想像自己去了一處美麗而寫意自在的地方,並好好享受一下這個旅程
6.心裏和自己說:「我可以『唞一陣』或『我享受呢一刻舒服自在的感覺』。」
7.若煩擾的事於過程中出現,心裏和自己說:「由佢啦!」
8.再進行深呼吸一、二次,繼續享受此刻的感覺,讓自己自然地進入夢鄉及完全休息狀態
資料來源:香港復康會
睡前放鬆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