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導演米高溫特保頓(MichaelWinterbottom)的新作《翠絲娜》(Trishna),是改編自英國作家哈代(ThomasHardy)的原著《黛絲姑娘》,但把場景搬到印度,本質上已是一齣印度片,而女主角就是以《一百萬零一夜》成名的菲達萍杜(FreidaPinto)。兩片風格不同,但溫特保頓顯然有意要跟丹尼波爾「較勁」;片中一場Bollywood式的印度歌舞,可說先下一城。印度「黛絲」有現代化的演繹,家境清貧的農村少女翠絲娜,被年輕主人獵獲,並視之為奴婢,在男尊女卑的社會,加上階級的鴻溝,女的不敢忤逆其意,但最後淪為性奴,變成少主人酒醉飯飽後的洩慾對象。女的悲痛於愛情幻滅,亦無法忍受女性尊嚴一再被踐踏,挺身反抗,終於悲劇收場。菲達萍杜楚楚可憐的演出,使人印象難忘;加上MarcelZyskind精緻的攝影,和梅林茂感性的配樂,都增加了影片的可觀性和魅力。
內地導演王小帥的新作《我11》,是有自傳成份的少年成長電影,通過小孩的眼光,憶述文化大革命時期,知識分子上山下鄉,在中國西南部某鄉鎮安家落戶的往事。男孩的父親是來自上海的畫家,喜歡法國印象派,尤其是莫內(Monet)的作品,他顯然不喜歡目前的工作,所以希望兒子習畫,說將來成為畫家,就不用上班,在家自己幹自己的。但那是個連擇業的自由也沒有的年代,根本看不到出路。那是熱火朝天的年代,文鬥、武鬥仍零星地進行着。看本片令我最大的感慨是:文革的記憶又回來了。那當然是艱苦的歲月。甚麼東西都要配給!有錢也不管用,有糧票,有布票,有各式各樣的票。生活是苦,大家都苦,但沒有貪污。現在一部份人富起來了,社會上的不公就越來越多。你會懷念文革的年代嗎?
撰文:黃國兆(資深影評人、導演)
http://blog.yahoo.com/freddiewongkwoks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