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變大奸 - 盧峯

大班變大奸 - 盧峯

人算果然不如天算。
出盡渾身解數想催谷股價的滙豐大班們對這句話肯定有很深的感受。
公佈中期業績時,為了顯示新管理層提升股價的決心,為了顯示新管理層有心有力,他們不惜拿出利刀,狠狠的裁走三萬個職位。希望以裁員節流這種短期見效的方法感動市場及投資者,令他們改變對大笨象的看法,令股價回升。
可惜,大裁員的消息還未消化,新一波歐債危機就殺到,所有金融機構特別是大型跨國銀行股價全線下跌,裁員的「利好因素」很快化為烏有,滙豐股價比公佈中期業績時還要低上一截。
第一劑重藥沒有收效,大班們當然不肯罷休,便趕緊拿出另一劑特效藥,宣佈在香港這個集團發跡的城市大幅裁撤三千個職位,約佔香港員工數目的七分一左右。也就是說,七個滙豐香港員工中就有一個可能被裁走。這一招象徵意義遠比實質意義大。要知道銀行後勤員工薪酬高極有限,裁撤三千人省回的薪酬成本可能還及不上幾個大班的年薪。但對市場及投資者而言,滙豐連香港這隻不斷生金蛋的鵝也要逼牠瘦身,連向來業績良好的地區也不留情的開刀,大笨象節流的決心大概不用懷疑,他們大有可能重新向滙豐投下信任的一票。
可惜,時不我予。「利好消息」剛出籠又碰上法國銀行被降級、意大利債務危機惡化等壞消息,滙豐股價不但沒有任何起色,反而像吃了瀉藥般急速下跌,逼近六十元水平,隨時再見金融海嘯後的五字大關。
花了這許多心血,左算右計了這麼久,換來的卻是股價低處未算低,換來的卻是駡聲滿全城,大班成了人人喊打的大奸。一眾滙豐高層們大概沒有想過會有這樣的後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