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定思痛擲180億變身 財政添壓

痛定思痛
擲180億變身 財政添壓

面對營業額減少、純利倒退及品牌價值下降,思捷環球(330)痛定思痛,拋出總金額約180億元的變身大計,單是今個年度支出就達24億元,有分析員擔心,投資將對思捷構成財政壓力。思捷行政總裁范德施強調,有能力支付有關投資。

經營現金流減66%

該分析員說:「我明白思捷要為品牌重新定位,但家現金流大減,生意又跌,但又要用咁多錢去再投資,未來兩年嘅財政壓力真係唔講得笑……係咪可以考慮用佐丹奴(709)慢慢變嘅方式呢?雖然可能要成10年先有成效,但風險就相對較低。」
截至今年6月底止,向來以淨流入現金流強勁見稱的思捷,其所持現金總額約47.94億元,較2010年度同期減少28.96%;同期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約18.35億元,更按年大減約66.09%,情況罕見。
近況令人擔憂,集團惟有抬出美麗的遠景安撫投資者。范德施表示,當思捷於2015年變身為「新思捷」後,預期經營溢利率可以由今年約2%升至15%,並料今年起計未來4年的年複合營業額增長為8%至10%,中國市場將成為主要增長動力之一。
根據思捷所公佈的4年變身大計,其中約70億元是作長遠投資,約115億元則用於業務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