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首部3D翩娜 舞舞舞吧

歐洲首部3D翩娜 舞舞舞吧

歐洲製作的首部3D電影,竟然是套藝術舞蹈錄像─由WimWenders拍攝的《Pina3D》,溫雲達斯與翩娜相識二十載,談好了要以新3D技術把舞蹈搬上銀幕,遺憾的是開拍前Pina急病去世,最終溫雲達斯還是決定要開拍電影。一個是現代舞泰山北斗,一個是電影界詩人,到底成果如何?

記者:何兆彬
攝影:伍慶泉

「舞舞舞吧,不然我們便會迷失。」
是電影中《翩娜》留下的名句。

溫雲達斯(WimWenders)與翩娜包殊(PinaBausch),相識二十載,一直醞釀合作,卻一直未果。原來溫雲達斯早於1995年看過《穆勒咖啡館》,深受感動,就想把它搬上大銀幕,翩娜常問溫導何時可拍,他總答:「當我知道怎拍的時候……」直至07年溫雲達斯看到U2的3D演唱會電影,才恍然大悟,就用3D技術拍吧!二人洽談好,使用四套經典舞碼搬上銀幕,包括《穆勒咖啡館》、《春之祭》、《月滿》及《交際場》,09年頭,溫雲斯達與翩娜,及他的製作公司NeueRoadMovies與烏珀塔爾舞團(TanztheaterWupperta)開始拍攝前期籌備工作。6個月後,就在要開展拍攝綵排的前兩天,難以想像的事情發生了,才被診斷罹患癌症五天(只有五天!)的翩娜於09年6月30日突然離世。翩娜急病離世,溫雲達斯一度想放棄,後來終於和烏珀塔爾舞團攜手一起完成翩娜的遺願。

■翩娜

■溫雲達斯

■男女共舞,總是跌跌碰碰,相濡以沫,但又不斷受傷害。

■獨舞部份,總是優美,偶爾悲傷。

Pina名作

《春之祭》

《月滿》

《交際場》

《穆勒咖啡館》

她不扮高深很易明

百老匯電影中心總策劃Gary正是Pina粉絲,今天是香港最富ArtHouse戲院的負責人,十多年前在《信報》任職電影版記者,開始接觸到Pina,「當年跟VisualArt、劇場,有同事很迷她,耳濡目染下我就喜歡了。97年,她應藝術節邀請來港排了一個舞。那些年,翩娜以不同城市做主題排舞,這次以玫瑰為題,是與當年香港玫瑰園有關,台上搭了個玫瑰花山,舞蹈員會跑上玫瑰花山!」
香港人一般總覺得現代舞好難明,Gary自言不是現代舞專家,但他強調Pina好易明,「她的表演有故事性,當然你也需要有想像力,其他藝術不也一樣?她編排的角色,你觀看時會明白這就是我們身邊的角色、我們的經歷,她不是純粹的肢體語言─她的作品是有劇場元素,有故事性的。」第一次觀看,Gary就被震撼到了,「她講的一些感情,例如男女問題、性別政治、主僕關係,這都是城市人的現象,看了會有共鳴。」Gary說:「她的配樂很優美動聽,畫面方面,像今年表演台上鋪滿了康乃馨,舞蹈員在上面跳舞,視覺上已給你一種享受。但她Accessible得來,又永遠不會把話都講白!她創造了一個文本,但當中你看到多少,得看觀眾的經歷。」翩娜不但不扮高深,甚至還會搞搞笑,「例如今年的康乃馨,會有兩個舞蹈員騎膊馬,扮一個人,她有時會搞這種VisualGag,舞蹈員來港又會在台上嘗試講廣東話,這種看似很Cliche(濫調)的玩意。」另一方面,常有觀眾看Pina的舞蹈,看得痛哭,Gary說:「假若她剛好擊中了你的經歷,你自然有感覺了。認識她之後,我就搣唔甩,她每四五年都會來港演出,每次都不會錯過了。」

■百老匯電影中心總策劃Gary

■翩娜原來也會搞笑:女舞蹈員扮大隻,其實是男舞蹈員在身後,如千手觀音。

NG五次已是極限

在香港,專門拍攝DanceVideo的導演只有聊聊幾人,黎宇文是其一。他早年在演藝學院電視電影系畢業,之後替家族打理飲食生意,因為認識了後來的太太─一位舞蹈員,才接觸現代舞,並開始舞蹈錄像拍攝,「03年我與伍宇烈合作,開始拍攝第一套八分鐘的《一杯茶》。」他表示,在歐洲,DanceVideo已是一種獨特的ArtForm,但在整個亞洲,都沒甚麼人從事這項藝術,「香港舞蹈界,之前有的,都是他們業餘自己拍,實驗性濃,但水平不夠。」他一連在03、04、06、08年拍攝跳舞錄像,原因是03年始城市當代舞蹈團(CCDC)舉辦《跳格國際舞蹈錄像比賽》,兩年一屆(奇數年)辦比賽,偶數年(04、06、08)辦影展。跳舞錄像在歐洲有市場,「30分鐘的錄像,他們可以花50萬歐羅去拍!歐洲有很多藝術Channel,專門播放這些表演。他們的思維較開放,從《Pina3D》是歐洲第一套3D電影看就知道了,第一套3D,竟然是藝術電影!」黎宇文說跳舞錄像跟現場看跳舞,就有點像是你看電影與看戲劇之分。「外國受歡迎的跳舞表演有出DVD,但藝術形式的跳舞錄像不是單單的記錄表演,而是導演與舞者緊密溝通下的作品。拍攝者必須對跳舞有相當認識及看法,否則會拍得好辛苦,拍跳舞跟拍一般電影不同,演員演不好可NG一百次,但跳舞,你叫舞者跳五次已是極限了!」
據黎宇文解釋,舞蹈錄像一般分兩種:一是既有作品,例如Pina的《春之祭》本身已是名作,導演可根據名作,研究拍攝方法;二,是導演與舞者共同創作─舞者特別為錄像作品而編排舞蹈,原本是沒有此支舞的。」《Pina3D》算是綜合二者,當中既有Pina的經典作品,亦有Pina門生為電影而特別編製新舞,「未看電影我就很感興趣,到底他會怎拍,因為採用3D技術拍攝。大家知道Wenders因為看了U2的3D演唱會,才決定用它來拍攝《翩娜》,看了電影後,發現他果然畀到觀眾一種現場空間感,因為看電影本來很難表達劇場的深度,但他以3D技術強調到這一點。」由於開拍前Pina已急病過身,電影中Pina本尊出現不多,影片也沒對她多作介紹,反而全片變成了一種純舞蹈、純視覺的盛宴,黎宇文並不意外:「要看Pina生平,你到網上Google一下就可以,何必在影片中多作介紹?倒是導演找來Pina弟子向她致敬,令人感動。」對於Pina,黎宇文也很喜愛,「她在舞蹈界舉足輕重,DanceTheatre不能說由她發明,但也可說是由她成功地推廣出去,從而影響到世界的編舞手法,她對於人與人之間的觸覺好細膩,現代舞不是要看你跳得多高,轉幾個圈。現代舞舞者,都從生活上出發,例如一個人不斷起身、坐下、再起身,有人會問:點解我睇唔明?那是因為大家習慣了即食文化,最好有字幕出來解釋發生何事,但最重要是你要打開心扉,那你就會明白:為何隔籬那人看得痛哭呢?」

■舞蹈錄像導演黎宇文

*《翩娜Pina3D》於今日(15日)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