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正迅速發展,本港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優勢更形顯著,金管局聯同本港3家發鈔行,齊於倫敦出席貿發局推廣活動,冀吸引更多英國企業來港發展。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以往人民幣僅能用於內地在岸市場,現時已逐步建立人民幣回流內地機制,作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資金池的香港,勢必成為外國企業投資內地的最佳橋樑。
他補充說,倫敦作為歐洲商貿和金融中心,客戶對離岸人民幣金融服務和產品需求,將會快速增加,本港的人民幣業務平台,可支援倫敦開發各類型的離岸人民幣業務,達至雙贏局面。
外資受制內地監管
出席同一場合的渣打香港總裁洪丕正說,不少來自中東以至非洲的國家,有意納入人民幣作為其外滙儲備貨幣,足見人民幣在國際地位越來越高。本港人民幣存款基礎大但資金出路少,求過於供並在競價因素下,人幣債務發行孳息率因而偏低。
雖然人民幣吸引全球投資者視線,但其流動性和自由度仍然偏低,中銀香港(2388)副董事長兼總裁和廣北一語道破指,人民幣業務無論投資或貿易進程,仍極受內地監管政策影響,或會為外資企業進入內地市場帶來不明朗性。
點心債孳息可完善化
新上任的滙豐香港區總裁馮婉眉說,本地銀行對內地和人民幣發展有深入了解,將可為有意投資本港及內地市場的企業,扮演投石問路角色,如對監管要求等問題的理解。對於海外地區及銀行,亦熱衷在人民幣業務分一杯羮,她認為所有境外結算業務,最終仍必須經本港進行。
本港人民幣存款基礎逾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惟投資渠道仍倚賴點心債為主,陳德霖希望,隨着更多企業來港發行點心債,並推出不同年期品種,可為點心債建立更完整及具參考性的孳息曲線,早前財政部來港發行200億元國債,年期有3、5、7及10年,已為人債市場提供初步參考息率基準。
今年首8個月,共52家機構和企業在港發行人債,總額達557億元,連財政部200億元國債合共75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