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中秋拜月拜嫦娥也拜兔兒爺,就是無人拜不斷伐桂的吳剛─笨拙的壯丁一點應變能力也沒有,人肉斬樹機同人肉錄音機一樣,以機械式動作換碗乾飯吃吧,此之謂「打好份工」(不過今年內地打工仔有「月餅稅」)。
兔兒爺本是個表情趣致又鬼馬的人形玩偶,有大座有小個的,都穿古裝戰衣寬袍簪花掛紅得意狀,兔兒天生笑嘴大板牙,見着開心也。有人道:「兔兒爺是『相公』的祖師爺,拜它的多是同志。」
相公、像姑,即鴨。同性戀慕,何以由兔作代言人?
其實這說法由來已久。《木蘭詞》中有「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之句,但頂多喻「易服」,女扮男裝代父從軍一片孝心,不算「易服癖」,心理生理亦無問題。所謂「撲朔迷離」指一團迷霧不知真相,未必與性取向有關。兔兒爺成了同志護佑神,「兔子」和「兔崽子」亦罵人語,真為這靈巧可愛的動物叫屈,屬兔之人也無辜。
再說,月宮中玉兔很寂寞,嫦娥還可勾引吳剛解解悶,玉兔全無交流經驗,前景黯然,怎有資格當誰的「祖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