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母31億建天然氣廠

中海油母31億建天然氣廠

【本報訊】面對內地電荒問題日漸嚴重,中海油(883)母公司中海油集團未有被蓬萊油田溢油事故影響而放慢發展步伐,反而更積極拓展天然氣發電項目,以搶佔火電市場的空缺。中海油集團將在珠海建設第6個天然氣發電項目,初步投資額31億元人民幣。
據內地報章透露,中海油集團旗下中海石油氣電(簡稱中海氣電)已與珠海港電力能源簽署合同,設立合資公司,中海氣電佔股75%,項目氣源主要來自中海油荔灣3-1氣田及中海油在珠海高欄港建設的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首期建設兩台390兆瓦(MW)燃氣蒸汽聯合循環電熱聯產機組。

荔灣氣田料明年底投產

珠海港董秘表示,中海油集團的荔灣氣田和珠海陸地終端預計可於2012年年底投產,初步處理海上天然氣規模為每年50億至100億立方米,中海油LNG接收站終端的首期建設每年可引進307萬噸LNG,料2015年投產,以保證珠海天然氣發電有穩定氣源。中海油南海西部公司亦承認,在珠海建電廠主要為配合南海荔灣氣田的開發。
鑑於工業用氣的價格較民用天然氣高出很多,故中海油的天然氣發電項目亦一直以工業用戶為主要銷售對象。現時中海氣電已在廣東、福建、海南、浙江四省建設了5個天然氣發電項目,目前發電量為59.7億千瓦時,裝機容量221萬千瓦。
中海油銷售深圳公司職員指,集團除在廣東中山及惠州擁有兩家天然氣電廠外,還與深南電、深能源等地方電企簽訂長期合同,現時廣東地區的燃油電廠已大部份使用天然氣發電。事實上,面對燃料油價格急速上漲,且受到環保部門嚴格控制,越來越多華南電廠亦開始傾向轉用天然氣發電。
中海油集團工程建設部部長楊宏濱稱,推進天然氣發電,做全LNG產業鏈是中海油近期的重點之一,集團的規劃是2015年天然氣發電裝機容量達977萬千瓦,2020年達1570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