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埔一名八旬老婦,端午節時經歷喪子之痛,至今未能從傷痛中恢復過來。在中秋佳節,老婦疑思念愛子及不堪孤苦伶仃,昨在住所跳樓自殺,送院搶救後死亡。 記者:張培生
墮樓婦人姓李(87歲),住在大埔富善邨善景樓五樓一單位。街坊稱,李婆婆於數月前搬入居住,初時有一名菲傭及一名年輕女親屬相陪,但最近只有婆婆獨居。據稱,李婦因年紀老邁,患有多種老人病,健康情況大不如前,並患有抑鬱症。
親人承認婦患抑鬱
現場消息指,李婆婆育有兩名兒子,兩人均已一把年紀,達六十之齡,其中次子於今年端午節時,因病於醫院過世。李婦與次子感情深厚,不堪喪親的打擊,情緒一直非常低落,抑鬱症病情日漸加重。從端午節至今三個月,一直活在痛苦中。到了中秋節,本是人月兩團圓,惟李婆婆一人在節日中孤寂度過,念及逝去的兒子,更是倍感凄凉,懷疑因此萌生死念。
昨晨9時許,李婆婆一人在家,突從廚房攀窗一躍而下,跌在一樓簷篷,街坊發現通知保安員報警。救護員接報到場,檢查見她仍有氣息,將她移往地下再送院急救,但延至早上11時26分不治。警方現場沒有撿獲遺書,調查事件無可疑。
婆婆的長子接獲警方通知,趕返現場了解,他望着母親墮下的簷篷,一度黯然神傷。其後再到醫院,知悉母親的死訊,顯得非常傷感,對事件亦不願多談。老婦居住的單位,昨午有兩名內地女親戚前來執拾物件,兩人對老婦的次子死亡、給她所帶來傷痛一事,同樣三緘其口,只承認老婦患有抑鬱症。
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指,長者失去配偶及子女,所受的打擊都會非常大,因為彼此相處了幾十年,甚至半個世紀,「平時成日見面,依賴開佢哋,突然間冇咗,好似若有所失,感覺好難受」。部份長者不堪至親離世打擊,會患上抑鬱症。
佘達明稱,長者的節日觀念很強,過年過節都想有家人陪伴,家人應盡量避免讓他們於過時過節孤獨過,而有抑鬱症的長者,在這樣環境下更可能會萌死念,或者絕食自殘。佘建議家人要多關心長者,向他們支援,「同佢哋食飯、行吓街,佢哋覺得有人關心,情緒會得到紓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