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許鞍華日前在威尼斯接受內地記者訪問,直認《桃姐》是她從事導演生涯以來,其中一部很有意義的作品,她認為透過電影,讓她更明白生死之間蘊含的哲學命題。
個個修煉成精
許鞍華之前執導的《女人四十》、《千言萬語》和《天水圍的日與夜》,先後造就了蕭芳芳封柏林影后、李麗珍膺金馬影后和鮑起靜成為金像影后,如今輪到葉德嫻(Deanie)封威尼斯影后,問許鞍華是否有獨門秘方,將這些上了年紀的女人塑造成影壇經典?她以普通話說:「不是我特別擅長發掘甚麼老女人,也不是有甚麼秘訣,你看看她們幾個人,哪個在演我的戲之前不是千錘百煉,在這之前她們都修煉成精了,和我合作是機遇吧,那時候爆發了,好像我也賺到。」
提到劉德華19歲時參演許鞍華電影《投奔怒海》後一舉成名,今次華仔投資拍《桃姐》,是否投桃報李?許鞍華說:「這個要問問他了,我覺得那有甚麼恩不恩的,但是他能演肯定是想幫我,我們很多年沒有一起拍戲了。」她表示香港電影還沒有死,只是應該要想出到底要走甚麼方向。
撰文:林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