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好動的小琳熱愛運動,不煙不酒,二十歲便患上癌症,兩年內先後在卵巢出現交界性腫瘤及肺部有癌腫,屯門醫院臨床腫瘤科醫生施永健表示雖非罕見,但也不常見,多與病人的免疫系統及本身基因有關。「就算肺癌,都會喺三、四十歲先發病,佢咁後生就發病好少見」。
腫瘤切得不乾淨易復發
施醫生表示,交界性腫瘤最常見於卵巢,通常會深入組織的黏膜之下,介乎良性及惡性之間,較一般的卵巢癌少見,惟擴散及轉移的機會率不大。「交界性腫瘤一出就有幾個,如果器官盛載唔到就會穿,病人會好痛」。他指最佳治療方法是將腫瘤切除,若「切不乾淨」便很大機會復發,故手術後須定期檢查,一旦延遲診治,可導致癌細胞轉移至其他器官,很大可能會演化成惡性腫瘤。
施醫生又指出,腫瘤就像一個「大家庭」,有第一個出現,就有可能出現第二個,「好似爸爸同個仔咁,樣貌唔同,但有關連」,尤其年輕癌病患者,越後期出現的腫瘤,越有機會「越惡」,必須加緊留意,並作定期檢查。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