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脹加劇,基層市民的生活開支大幅提升。工聯會社會事務委員會進行的「兩餸一湯指數」調查發現,上月用作購買兩餸一湯的食材價格平均達87.4元,較今年1月的78.4元上升11.7%。各項食材中,以肉類及鯇魚價格升幅最大,全港18區以沙田區的升幅最多,灣仔街市則是全港物價最貴的街市。
需$87.4沙田區升最多
兩餸一湯指數以三款一般三至四人家庭菜式,即梅菜蒸鯇魚、菜心炒牛肉及番茄薯仔瘦肉湯的七種食材價格作為統計指標。調查發現,上月於全港18區購買相關食材平均需要87.4元,相對1月時購買同樣食材所需的78.4元,升幅達11.7%。食材之中,以肉類價格升幅最大,一斤瘦肉由年初的30多元,大幅漲價至上月的40多元。
調查亦發現,沙田區食材價格今年的累積增幅達21.1%,升幅最多。至於物價一向最低的深水埗區,在今年頭9個月竟錄得全港第二大的升幅,食材平均加價高達18%,進一步影響基層市民的生活。全港各街市,以灣仔街市的售價最貴,需要92.5元才可買齊七種烹調兩餸一湯的食材。
居於觀塘區的家庭主婦陳太表示,過去會乘車到鄰近的街市,購買較便宜的食材,以節省生活開支。但在通脹引發食材價格上升後,以往的慳錢招數已不管用,家庭在食方面的開支升至佔總收入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