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情約一天》最後二十分鐘全部是喊位,譯字幕已經很不專業地賠上大量眼淚,進到戲院一樣中招,譬如兩個情敵在共同愛過的女人死後見面,多少干戈只能化為玉帛,甲對乙說:「她令你有格,而你令她快樂」,看似稀鬆平常,聽着還是鼻子一酸。有一天,我們講起Uniqlo輝煌的+J時代,或者會一字不易借用這句對白吧?
珊達小姐接受訪問,宣稱雙方和平分手,「當初大家定下的目標都已達到,是時候分道揚鑣」,理性得接近冷漠,有點使人受不了。名師高調和街牌crossover,我最早見識的是山本耀司和「三瑞士」,那件郵購的白恤衫手工壞裁剪騎呢,一次都未穿過就捐贈巴黎十六區某孤兒院,自此對平價買名牌的善舉留下陰影。俗語沒講錯,光天化日怎會有咁大隻蛤乸隨街跳,初體驗的悲慘教訓,不是以街坊價買到貴價貨,而是以超標銀碼買到廉價品。後來不論馬莎還是TopShop有類似搞作,都持觀望態度,慳囊得保不破,唯一一次執到筍嘢,是玲姐那套下放進H&M地窖的西裝。+J的神奇,首先是確實做到雲吞麪價食魚翅撈飯,其次是連做五季,慷慨到身在福中不知福的購物精開始嫌膩。但這樣的布施,其實有不堪設想的後遺症,被寵壞了的胃口和荷包踏進後+J期,一個可能是失去購買慾,絕跡商場百貨公司,第二個可能就更恐怖,乾脆失去控制力,不看標價拼命碌卡,欠下銀行一屁股債。不是我悲觀,同級數設計師和同線路成衣商合作的機會,在可見將來簡直是零,要買唔該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