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歐美經濟持續惡化,中國救不了世界經濟,但市場對於中國經濟能夠自保則毫無懸念。中國8月份經濟數據依然穩健,即使略有放緩,亦在軟着陸軌道前進。
縱然歐美債務危機升溫,中國8月份外貿較市場預期強勁,8月出口增幅達24.5%,進口增長30.2%。德銀認為與人民幣升值及日本災後復蘇有關,上升勢頭不可持續,料至今年底出口增長會放緩至10至12%。中金報告則認為與新興發展中國家貿易往來增加有關,例如首8個月與南非貿易上升87.1%,俄羅斯上升43.7%,巴西升39.4%,印尼升42.1%,越南升39.9%。順差回落超預期,亦反映內需仍強於外需。
美銀美林分析中國進口強勁,反映中國策略性支持歐洲國家,進口高科技機械支持中國製造業升級轉型;但預期未來數月中國出口將受歐美經濟偏軟所影響。
貨幣政策年內難放寬
中國固定投資於8月份增幅約22.1%,較7月份的24.7%略為放緩。瑞信分析原因是高鐵建設和核電廠建設速度緩慢下來,以及地方政府信貸緊縮所致。瑞銀則指出,8月房地產建設在加速,新增貸款上升,中國有860萬套保障房已開工建設。
德銀指中國零售保持良好增長,8月按年增幅達17%,較7月略低0.2個百分點。8月工業增加值增幅為13.5%,較7月略為減少0.5個百分點,不過,瑞信指出受訪對象由以往產值只有500萬元人民幣的企業,改為高達2000萬元人民幣的大型企業,未有反映在銀根緊縮下掙扎求存的較小型企業。
瑞信認為8月數據反映中國經濟表現良好,經濟持續處於軟着陸軌道,亦是以往推出積極偏緊的貨幣政策效果,北京有信心可保持經濟增長,有能力調控經濟。
因此不預期於今年內有任何顯著的放寬政策,未來3至4年仍然維持貨幣正常化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