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區議會選舉,有不少「老闆級」人馬殺到,包括「燕之家」老闆白富鴻。香港工商界人士一直被指無參政意欲,今屆情況有變,除因為區議會委任名額將逐步縮減,工商專業聯盟召集人林健鋒更認為,多了工商界肯「由低做起」參選區議會,因為「好多工商界都覺得,現有建制內嘅人根本代表唔到佢哋。」
當燕窩專門店「燕之家」大老闆白富鴻落區時,慣了過時過節收月餅和端午糉的居民,會否改為要求他派燕窩?「暫時聽唔到,都好彩冇,哈哈。」白富鴻這天忙完公司業務,匆匆趕到中區半山扶手電梯旁派傳單,十個市民半數都對他耍手擰頭,他還是汗流浹背的照派可也。
「需要多啲唔同聲音」
閒閒哋日食幾十個檸檬並不出奇,「企街做民調時都試過被人嘴藐藐。」白富鴻視之為挑戰而非挫折。為何高高在上的老闆,自甘落區求人?47歲的白富鴻稱:「世界上冇免費午餐,要爭取改變,就要犧牲,社會應該需要多啲唔同聲音。」
在香港參政可算是一門「高風險、低回報」投資,精明的老闆未必肯「落叠」,「好多朋友直情鬧我黐線,話專心做生意唔好咩?」擁有貿易公司並在內地開廠的胡健民說,既然生意已上了軌道,社會又需要新血與新思維,加上他眼見越來越多年輕人深感冇前景,44歲的他坦言「好想幫手」,因此決定在生活無憂之時「黐線」一番。
93年加入國際青年商會並曾任會長的胡健民笑稱:「放下身段唔係問題,因為我冇乜身段要放。」這天他在大埔富善邨與街坊寒暄,T恤及牛仔褲的他似「區佬」多過「老闆」。有意參選的他近年更因而加入民建聯,希望身先士卒在地區「埋身肉搏」,能鼓勵更多老闆搞這門「蝕本生意」。
工商界願意挺身而出
工商界過往通常等政府委任做區議員多過親身落場作戰參選,今屆情況有別,一來因為區議會委任名額將逐步縮減,二來或與社會環境有關。工商專業聯盟召集人林健鋒分析,近年社會轉趨「民粹主義」,令更多工商界願意挺身而出參政,親自發聲,「好多工商界都覺得,現有建制內嘅人根本代表唔到佢哋,所以都想自己走出嚟,等社會多啲唔同聲音而唔係單聲道。」
記者 許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