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陣全城最紅嘅肯定唔止係佢張信用卡,而係血染就業市場的滙豐。掌管本港業務的香港區CEO馬凱博,時間剛好蟬過別枝走馬上任貝萊德亞太區主席。
市場上又有浪漫說法甚麼他亦不滿公司裁員政策,不忍向「忠心耿耿」的同袍開刀,所以一走明志。怪不得無知少女總會一而再的給人欺騙感情。
只知道馬凱博年紀比我還小,長得一表人才,但可惜苦沒機會見到他親身解畫,不然又可以與朝偉公佈渣打裁員當日眼帶憂鬱,及在記者強烈閃光燈的配合下,眼皮強忍下垂,欲言又止的精湛演技一拼高下。
現實一點不過是錢途要緊。任職集團未來幾年大方針控制成本,擔任業務單位的仍有生機,博一博可望多收Bonus幫補,加薪就比較渺茫了。有好路數,先走為快,也免了有助紂為虐之嫌,一舉兩得。
然而鬧哄之後,認真想想,其實銀行界裁員也不是沒有前科。鬧歸鬧,商業行為,自由社會,你從小入職還可以哭娘,現還一廂情願以為銀行穩陣,卻真的無話可說。銀行界早已是周而復始的人來人往。
銀行界裁員早有前科
近10年銀行理財業務大行其道,四四正正會講嘢的,唔太熟投資產品亦無相干,月尾交到數就會納為己用。然後金融海嘯殺到,別說今天的246政策(江湖傳言滙豐瘦身鎖定對象20年年資40歲以上月入過6萬,恰恰是我的一些舊友,只有祝君運高)那年賺三四萬,下面有個Junior可頂已然好走。
海嘯稍退即又狂請人,雖說今天主要裁減後勤人員,但前線已不會天真到以為事不關己。
中環,不,應該是換了大角嘴上班已沒啥好招搖,只剩大行名片嚇唬親朋。今天還要面對各方友好的寒喧問暖,真是點滴在心頭。
其實,這就正中公司下懷,帕(內地形容壓力度量)力難奈,博你自行了斷。慳得一蚊得一蚊,這個超市廣告,歐智華畢竟看得明白和背得爛熟。
盧先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