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欠缺技術,令中國頁岩氣資源,處於「廢料」狀態﹗據了解,中國已意識開放頁岩氣資源,產生因減得加的重要性,中國國土資源部已就打破頁岩氣壟斷作論證工作,近日將上報國務院。
國土資源部石油和天然氣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李玉喜表示,把頁岩氣作為獨立礦種後,頁岩氣勘探開發就不再受中國油氣專營權的約束。根據中國法律,中國油氣專營權屬於三大國有石油公司以及陝西延長公司。
中石油集團、中石化集團、延長石油、中聯煤等企業主導中國頁岩氣資源的發展,他們通過自主勘探和對外合作,在多個頁岩氣探井或老井頁岩段中獲得工業氣流,壓裂改造後均見到良好氣流顯示,日產氣穩定在2000至10000立方英尺左右。這些都證明中國存在頁岩氣商業開採的可能性。
李玉喜還表示,在管理方式上過去是授予制,即油公司只要完成法律規定的最低勘查投入就可以維持區塊的探礦權和開採權,但是現在對於頁岩氣區塊實行的是合同制,油公司必須完成簽訂中標合同裏規定的各項投入和措施。
民企亦可參與招標
據美國能源信息署估算,全球32個擁有頁岩構造國家的可開採頁岩氣資源約為5.76萬億立方英尺,其中中國約有1.3萬億立方英尺的頁岩氣資源,是除美國以外全球最大。
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大偉表示,國土部此次摒棄授予制目的即在於打破壟斷,以使得除國有企業及石油企業之外的企業,都有機會參與頁岩氣的勘探開採。對於民營企業的參與,張大偉表示,只要民企擁有一定的資金及技術實力,符合國土部制訂的准入標準,即可參與招標。例如准入門檻可能是5億元人民幣,具體標準正在制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