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傢伙!很多年都不見這場景了!」今年中秋節北京市恢復傳統的「拜兔爺兒」活動,300個讓兒童參拜的兔爺兒近日出現在月壇公園,而在江蘇南京則有穿着傳統服裝的女子,按照傳統習俗在中秋拜月。
拜兔爺兒源於明末,當時民眾以泥造成白兔的模樣,衣冠踞坐如人狀,供兒童拜祭,隨後則變成兒童的中秋節玩具,製作日漸精緻,更有人認為兔爺兒是老北京的吉祥物,惜隨着時代發展,拜兔爺兒的人們逐年減少。
今年月壇公園則恢復這個傳統,從市內各地搜集了300個形象不同、造型不一的兔爺兒,放在公園內。有小童見到這些玩偶,都感到很好奇,更有小童在母親帶領下,在兔爺兒前鞠躬禮拜。
江蘇50漢服女子祭月
此外,在江蘇南京的玄武湖公園,前晚則有近50名女子,身穿漢服,在湖邊舉行祭月儀式。她們帶備橙、月餅、葡萄、香燭等物品,按照傳統跪在席子上,三上香、三祭酒、讀祝詞、燒祝詞,相當虔誠。
其中一名擔任主祭的女子「小妖」稱,參加者的年紀相若、亦是漢服愛好者,故她們每逢大小節日,都會舉行祭祀,用傳統方式紀念節日。
《北京晨報》/《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