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前日發表的《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不同於過往的官樣文章,在重彈中國不稱霸的老調之餘,首次界定了中國核心利益的範疇,納入政治制度的穩定,表現出以和平發展否定政改、以核心利益否定核心價值的取向。在習近平、李克強主政前發表的這份白皮書,是否代表了他們的政治取向呢?
《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聲稱:「中國的核心利益包括:國家主權,國家安全,領土完整,國家統一,中國憲法確立的國家政治制度和社會大局穩定,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其中,前四項近年已頻頻見於北京與華府的爭鬥,主要針對台灣、西藏、新疆問題,以及去年引起反彈的南海問題;後兩項則是首次納入,當局又針對甚麼?
「設定改革禁區」
北京官方《環球時報》昨日發表社評《政治制度進入中國「核心利益圈」》,坦承這次對核心利益的界定,就是要「設定一個改革的禁區」,中國政府的最新表述就是要「打擊那些不切實際的企圖」。說白了,中國將現有政治制度納入核心利益範疇,在外交上又堅持核心利益必須得到尊重和保護,就是首先針對要求中國推動政改的國際社會、國際輿論,針對的是顏色革命或茉莉花革命的威脅。
為政改者扣帽子
從這個角度看,這份白皮書針對的又不只是西方國家,更是針對國內的自由派學者、媒體甚至官員。維基解密近日曝光的美國外交文件顯示,中國總理溫家寶就因具自由思想而失勢,他讚賞民主、法制、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但受到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的駁斥。官方如今定調政治制度是不可改變的核心利益,無異於對主張政改者預定了一頂出賣國家核心利益的帽子。
但是,這種以維穩及和平發展否定政改、以核心利益否定核心價值的論調,豈能欺瞞天下人?《中國青年報》周初撰文指「改革有風險,但不改革黨就會有危險」,可謂針鋒相對、有的放矢。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