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密格林最廣為人識的作品,應該是七十年代初的《歌廳》,他演夾在麗莎明莉妮和米高約克之間的第三者,結果男女通殺揚長而去,留下相依為命的好姐妹一笑泯恩仇。維斯康堤的德意志三部曲,他和漢密保加一樣參與《納粹狂魔》和《諸神的黃昏》,所以難免給人埋基佬堆之感,不論本人是攣是直,大家都一廂情願當他雙性戀─近日周刊封面指女歌手和T.B.同居,小標題「四十五歲轉channel」,教我站在報攤前忍不住失儀咭咭咭。一世正直的記者真缺乏想像力,他們不知道自由式暢泳其實相當普遍,尤其在婦女界,轉台如家常便飯,午餐和晚餐可以食不同菜式,何須等到中年才換口味。
尊卡羅尊尼尼當時如日中天,是蓮娜韋慕勒的當然男主角,一雙眼睛電力威猛過梁朝偉,一度被視為馬斯杜安尼接班人。《情永在》(SweptAway)把他帶向國際影壇,九年前還被麥當娜拿來翻炒,陪她流落荒島的是原作男主角之子,具體化演繹長江後浪推前浪。維斯康堤找尊尼尼幕後聲演,並非純粹貪圖美色,原來他是意大利配音界名宿,阿爾柏仙奴的影片全部一手包辦。聲音加入了維氏的美男集中營,面孔和身體則直至大師最後遺作《清白之軀》才亮相,我迄今想起結局他打開嚴寒的窗活活凍死無辜嬰兒,仍然恨得咬牙切齒。此片最為骨灰影迷傳頌的,是維氏處女作《情海妒浪》男主角MassimoGirotti事隔三十三年回歸,一頭一尾好聚好散,冥冥中為維斯康堤不無遺憾的事業畫上圓滿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