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5月獲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大坑舞火龍,本月11日起一連三天舉行。
通脹加劇 欠缺資金
儘管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大坑火龍總指揮陳德輝慨嘆,幾乎籌不足經費,因為大坑區內重建,不少街坊已遷離,加上通脹成本升一成,幾經困難籌得19萬元,連同馬會捐助19萬元,今年才得以將舞火龍承傳下去。
參與大坑舞火龍逾半世紀的65歲火龍總指揮陳德輝解釋,近年受重建影響,不少大坑老街坊已搬走,令籌募經費遇上困難,加上今年通脹加劇,紮火龍用的珍珠草價格飆升一成,令經費更見不足。大坑坊眾福利會最終籌獲19萬元,馬會捐助19萬,共38萬元,大坑舞火龍才能繼續舉行。
他說,為使大坑舞火龍這項傳統承傳下去,本周二特別在大坑坊眾福利會舉辦工作坊,與過百名來自屯門、將軍澳學生等分享火龍歷史及即席示範紮火龍傳統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