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眼能分辨膚色的黑白,但道德的黑白界線有時卻模糊得可以,連續三星期美國票房冠軍的《寫出友共鳴》(TheHelp)揭示60年代美國中產白人與黑人女傭之間的不平等現象,一個白人女性寫出社會歧視問題,四面受敵,與同樣受現實困阻的兩個黑人女傭建立出感人情誼。 撰文:蘆葦
於1960年代的美國密西西比州,表面上謐靜安寧,卻隱藏嚴重種族問題。根據紐約暢銷同名小說《TheHelp》改編的電影《寫出友共鳴》,講述由《蜘蛛俠:驚世現新》(TheAmazingSpider-Man)女角愛瑪史東(EmmaStone)飾演的白人女孩畢業返鄉,由金像大導朗侯活(RonHoward)女兒布斯達拉斯侯活(BryceDallasHoward)飾演的好友當時稱黑人身上可能有病毒,建議為她們另蓋廁所。
賭氣遭炒魷
一直夢想成為作家的愛瑪深深感受到黑人被歧視的現況,於是着手大膽的寫作計劃,打算採訪女傭的生活結集成書,助她們脫離困境,重拾社會地位。
新書出版後更於小鎮上引起翻天覆地的轉變,白人師奶震怒,朋友也跟她割席決裂。支撐起整套電影的,除愛瑪飾演的作家史嘉特外,還有憑《聖訴》(TheDoubt)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的黑人女星維奧拉戴維斯(ViolaDavis),她飾演黑人女傭愛比蓮,聰明能幹,但也有自己的悲慘過去,曾帶大17個白人小孩的她卻救不了自己兒子。
《救人七命》(SevenPounds)女星奧緹華史賓莎(OctaviaSpencer)扮演的女傭米妮,為爭尊嚴賭氣使用僱主而不是黑人專用的廁所而被炒魷。
演員成關鍵
《寫》片導演兼編劇泰達泰勒(TateTaylor)是原著作者KathrynStockett的兒時好友,力勸Kathryn讓他將這部處女作拍成電影,電影於美國本土現突破1億美元(約7.8億港元)的票房佳績。導演泰達指電影是由演員帶動故事,演員的演出更是成敗關鍵,泰達讚揚她們說:「無論是年輕的愛瑪、還是維奧拉,她們的表現都讓人嘆為觀止,那些對手戲幾乎都不需我指導,自己就明白如何去演,愛瑪年紀輕輕已才華洋溢,將來必是荷李活明日之星。」
種族題材 奧斯卡青睞
種族共融的問題至今仍為世界關注,而白人跟黑人之間的糾結紛爭更是美國歷史的一部份,不但是受歡迎的拍片題材,不少佳作拍成後更獲奧斯卡青睞。
《守護有心人》(BlindSide2009)
姍迪娜布洛(SandraBullock)收留一個破碎家庭的黑人學生,更讓他打美式足球發掘其潛能,母愛昇華超越了膚色界限,成姍迪娜首封奧斯卡影后之作。
《撞車》(Crash2005)
鋪陳車禍發生前36小時洛杉磯一班人如何羅織恩怨,帶出一個城巿多民族文化如何互相碰撞產生激烈磨擦,是非善惡,盡在一念間,奪奧斯卡最佳電影等3個獎項。
《紫色》(TheColorPurple1995)
黑人女孩遭繼父強姦後子女被賣走,再嫁給不愛自己的男人,在性侵暴力及種族歧視的漩渦中,愛與寬恕讓她克服了逆境,電影共獲11項奧斯卡提名。
《怪屋疑雲》(ToKillaMockingbird1962)
格力哥利柏(GregoryPeck)扮演律師替被控強姦的黑人辯護而成眾矢之的,證據充份但仍因白人陪審團而被入罪,電影獲3項奧斯卡獎項,包括讓格力哥利柏封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