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ETF方案 上報待審批深圳推恒指上海推國指

港股ETF方案 上報待審批
深圳推恒指上海推國指

【本報訊】副總理李克強上月訪港落實推出港股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及外商直接投資(FDI)後,各方火速跟進處理。《中國證券報》昨報道,上交所與深交所推出的港股ETF分別以恒生國企指數及恒生指數為基礎,深滬交易所推出港股ETF有助日後推出國際性的ETF。記者:高淑嫻

據《中國證券報》引述消息人士透露,滬深交易所擬推出的港股ETF基本確定,方案已上報中證監,獲審批後便可實施。
報道指,內地交易所與基金公司早於數年前開始籌劃跨境ETF產品,除港股ETF外,設計中的產品包括以標準普爾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道瓊斯指數、東證核心30指數等為跟蹤指標的的跨境ETF。
推出這些跨境ETF的障礙主要在於政策,港股ETF正好為深滬交易所日後推出國際ETF鋪路。目前內地投資者在ETF參與率僅1%,交易量佔整體1%至2%,相對美國30%至40%有頗大發展空間。報道引述權威人士指,內地交易所正積極研究採取措施推廣ETF,包括引述沽空機制。

港人債市場將大躍進

《第一財經日報》引述消息人士表示,過往人民幣進入內地直接投資及股東貸款均以個案方式審批,最近人民銀行已經暫停處理人民幣外商直接投資(FDI)的審批工作,此後將不再存在「個案」概念,有關FDI的正式規定或管理辦法有望於10月底推出,最遲於今年底前公佈。
證監會署理行政總裁張灼華昨預期,FDI管理辦法出台後,本港的人民幣債券市場將有顯著發展,內地金融機構及企業亦可能轉到香港發行人債,進一步增加本港的人債發行規模。而隨着越來越多人債發行,二手交投增加,將造就一個更具深度、流通性更高的人債市場,業界亦得以推出更多人債基金和其他人民幣產品。
至於讓境外人民幣回流投資內地資本市場的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RQFII),張灼華指,申請人要先向中證監申領資格證明書,然後向外管局取得人民幣額度,並必須在人行開立人民幣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