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細晶片測空氣指數

微細晶片測空氣指數

【本報訊】車輛、香煙、電子廢物處理廠會排放一種名叫多環芳烴(PAH)的可致癌化合物質,惟環保署公佈的空氣污染指數,沒有量度PAH的濃度。中文大學研發出自動連續監測PAH的技術,透過一塊只有黑芝麻般大小的晶片,就能實地檢測空氣中的PAH含量,有助政府部門或工廠加強環境監測工作。
中大電子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榮本道表示,晶片約長6毫米、闊7毫米,以分子印迹技術製造,「好似鎖同鎖匙嘅原理,PAH係鎖匙,我哋就製造適合呢條鎖匙嘅鎖,即係倒模」,透過光的反射和倒模的震動,把空氣中的PAH附在晶片上,使用者就可實時實地測量PAH的濃度和重量。

PAH可致癌

他續稱,PAH是一種有毒性的空氣污染物,影響呼吸系統,甚至誘發基因突變,國際癌症機構已把16種常見的PAH列為致癌物質。惟環保署定時公佈的空氣污染指數,沒有包含PAH濃度作為量度數據,令市民低估空氣污染對身體的影響。
有關技術本來用於探測爆炸品揮發的化學物質,現花了一年時間進行初步研究,改良成為便攜式PAH監測器,並將會實地測試監測器的準確度,預期一年後有關技術可以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