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期環球股票市場波動,投資者避險情緒固然高漲;摩根大通中國區全球市場業務主席李晶(JingUlrich)預期,以上的情況將會持續至今年的餘下時間,股市何時才會見起色,她亦難以預料,「或許是明年吧!」
環球經濟正在放緩,李晶預期,至少會延續2至3年。在這周期間,較少受到外圍經濟不景氣影響的內地行業,她表示包括互聯網股、旅遊股(因為內地民眾收入按年升幅20%)以及黃金相關股份;針對豪華汽車市場的企業亦被看好。
長遠而言,她亦看好機械設備股,因為未來5至10年這行業將會跑出領導全球的企業,而受經濟回落打擊較大的行業則有地產股和建造業股份。
80%小QFII資金料買債
這一輪的大跌市,投資者紛紛避走高風險的資產股票市場,她指投資者目光轉移至買美債、瑞士法郎、黃金、日圓等避險。這次環球股市震盪原由於美國,但標普指數今年至今跌幅只約7%,相反香港股市跌幅更為慘重,國企指數跌18%;恒生指數跌15%;上海綜合指數跌幅亦有逾11%。由於H股跌幅凌厲,近期A股對H股又再重現溢價,A股高於H股約10至12%。
她認為這對日後在深圳和上海掛牌的港股ETF新產品,對內地投資者而言會更為吸引,因為更為便宜。
李晶又預期,人民幣小QFII初期規模約200億元人民幣,由約20家認可機構在港發行相關基金,每家基金額度為10億元人民幣,為確保初期有較穩定回報,80%會投資於內地債市,餘下才投資於內地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