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濟乳腺中心一條龍服務乳癌最快兩周診治

仁濟乳腺中心一條龍服務
乳癌最快兩周診治

【本報訊】本港乳癌個案持續上升,每年新症近2,700宗,但不少病人在公立醫院隨時要輪候逾一年才獲得治療。為了改善服務,仁濟醫院成立乳腺中心,為乳腺病及乳癌病人提供一條龍服務,更可將懷疑乳癌個案的輪候期縮短至最快兩周內。有外科醫生指,乳癌病人越早獲得治療,術後可保留乳房的機率越高,要乳房全切除的風險也大減。
記者:梁麗兒

仁濟醫院外科部主任江志群指,以往乳腺科病人須到外科部門與其他外科病人一同排期,令輪候期隨時可長達68周,但成立乳腺中心後,病人因集中排期及診治,輪候期可縮短至12周,懷疑乳癌患者的首次診症排期可由六至八周,縮短至四周內。他表示乳癌病人獲專門跟進後,令早期確診的乳癌個案,以及手術後可保留乳房的病例較以往上升,估計因縮短輪候時間,令病人很快獲確診及醫治,減低手術的創傷程度有關。

新儀器準確度高

該院外科部副顧問醫生梁小蘭表示,以往患者「每個檢查都要等,乳腺中心就可一個地方做晒乳房X光、超聲波檢查,仲可即日做抽針化驗,護士、心理跟進、物理治療、義乳及假髮嘅術後護理,都可一條龍做晒」。除省時外,更可免除病人頻撲做覆檢。中心又引入公院首部新式的乳房活組織檢查儀器,病人可俯卧床上作定位抽檢乳房組織,檢查準確度提高。

仁濟醫院成立乳腺中心,為乳腺及乳癌病人提供一條龍診治服務。

江志群(中)稱,中心成立後,乳科求診病人及乳癌新症上升,估計與乳癌宣傳加強有關,圖右為黃女士。

公院排期時間長

65歲的黃女士,今年4月偶然發現右邊乳房有「話梅核咁大粒硬塊」,約兩至三厘米,遂到急症室求醫,其後獲轉介到乳腺中心跟進。5月首次覆診,並於兩周內獲安排做檢查,證實兩邊乳房共有三粒瘤。她7月做切除手術,化驗顯示其中一粒為早期乳癌腫瘤,現已康復。她說得悉患上乳癌時感到很焦慮,「朋友喺其他公院排期,要幾個禮拜先睇到醫生,做檢查又要等,呢度就唔使等」。

中心為術後病人提供義乳及假髮配套等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