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銀:內地難靠緊縮抗通脹

世銀:內地難靠緊縮抗通脹

【本報訊】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RobertZoellick)在北京表示,今年秋季對金融市場是個敏感期,歐美金融機構將分別應對各自的問題。他同時說,中國應對通脹僅靠緊縮性政策是不行的,也不是依靠財政刺激政策,而是真正施行結構性轉型和調整。

倡結構性改革

佐利克透露,與中國政策制訂者交換意見時,一些人也認為對於中國,僅僅調整人民幣滙率是不夠,需要與其他結構性改革措施並行。
他表示,應對通脹中國已經採取一些行動,向着正確的方向努力。包括今年夏季滙率升值應對通脹、銀行收緊信貸政策,以及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措施。
對於人民幣近期升值一事,佐利克表示,可能是中國應對通脹的舉措,因通脹是中國近期面臨的最大挑戰,但發達國家經濟呆滯料將損害中國經濟增長。
對於中國,短期風險更多的是通貨膨脹。至於中長期問題,佐利克坦言,很難想像中國在未來十年中還能依賴出口導向型的增長模式,尤其是發達國家增長不能復蘇的時候,需要依靠國內需求再平衡。
他還稱,未來15至20年,中國成為全球高收入國家的條件將完全成熟,但他警告只有少數國家曾經嘗試這種轉變,遺憾的是許多國家都失敗了。世界銀行7月已將中國列入中上等收入國。
據世銀觀察,一年以來國際糧食價格已上漲30%。此次佐利克還前往東北參觀了北大荒,並表示正在與G20集團密切合作應對糧食安全問題,而中國可以做出重大貢獻。
佐利克認為,G20應提高糧食庫存及供應的透明度,以減輕市場的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