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雲端:劉鳴煒泡沫 - 丘亦生

金融雲端:劉鳴煒泡沫 - 丘亦生

劉鳴煒31歲,上市公司華置(127)副主席,父親是劉鑾雄。過去一段時間,劉鳴煒經常見報,而且報道語調一致,我隨便列出傳媒對他的評語:「非一般富二代」、「處事成熟踏實,關注弱勢社群」、「他不喜歡Hea,他喜歡充實生活」等。一時之間,從出席領袖論壇,到唐英年組班選特首,到政府委任公職,都見到劉鳴煒的身影。他的「踏實富二代」形象成為一面倒的標誌,因此我認為劉鳴煒現象是一個泡沫,這個泡沫會爆,有4個原因:
一、「鳴煒,你叻晒啦」。所有富二代都不想被認定為一世靠父母,做人做事不踏實,但所有傳媒焦點,都只投放在一個人身上,其他富二代心裏不是味兒,他們的上一代也未必看得過眼,這道負面力量不好惹。我估計劉鳴煒在富二代群中,不是受歡迎人物。
二、踏實性格需要客觀環境配合。看在普通人眼裏,富二代的所謂踏實其實甚荒謬,我們經常聽到地產富豪談子女怎樣要從低做起,安排子女在集團旗下酒店負責執房或做侍應,證明他們捱過苦,不是隨隨便便空降至高層。可是,普通人至少要踏實地捱十年八年,才或者有機會升上企業的中級管理層,富二代執幾個月房就儲夠實戰經驗出任董事,這是自欺欺人。劉鳴煒26歲加入華置,4年後升任副主席,踏實如劉鳴煒可能也要承認,他今日在華置的職位,跟他的血緣關係大過踏實作風。劉鳴煒的踏實只能以做過的實事換回來,客觀分析是時間未夠。

仇地產氣氛處高危行業

三、華置是地產霸權一分子。華置主要業務是收租,在現時社會仇地產的氣氛之下,劉鳴煒身處高危行業。今時今日,「業主」之前的兩個字通常是「無良」。
四、劉鳴煒的形象不能完全跟劉鑾雄分割。劉鳴煒聰明地把自己跟劉鑾雄在娛樂版的新聞分割出來,但他身為華置副主席,華置在財經版出現的事情,他要負責任。華置是具爭議的上市公司,因為財技高超,今年初便傳出物業重估錄得虧損的新聞,令財經界譁然。財經界對華置有戒心,大部份投資者自認不是劉鑾雄的對手。劉鳴煒在這些財技活動的發言權可能有限,但萬一華置日後傳出負面新聞,劉鳴煒不容易置之度外。
從各方面報道看,劉鳴煒是難得一見的年輕人,或者富二代的一般形象實在不濟,傳媒遇上劉鳴煒便愛不釋手,像小孩忽然愛上一件玩具,很快玩爛丟棄,劉鳴煒是聰明的話,要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無「職」可尋

今日是美國的勞動節,但相信當地無「職」可尋的打工仔,將無甚興致慶祝這個節日,事關上周五公佈的就業數據異常差勁,而最令人憂心的,是職位竟錄得零增長,是去年9月以來最差,亦進一步確認美國經濟轉弱,連同上半年經濟增長低於1%,美國再陷衰退的風險又再上升,難怪市場已反映聯儲局月底的延長會議,定必推出QE3。
職位零增長是一個怎樣的概念?現時美國有近1400萬人失業,失業率9.1%,考慮到勞動人口的增長,若要持續一年將失業率拉低半個百分點,有估計指,需要每月新增平均15萬至20萬個職位,故此零職位增長若持續,將代表失業率要掉頭回升,而今年至今的新增職位平均數只有11萬個,難怪無法壓低失業率。
那麼幾乎米已成炊的QE3,是否對就業有幫助?伯南克7月時在國會,曾經檢討過QE2,指這個6000億美元的買債計劃,應可以在兩年內帶來70萬職位,或每個月約3萬個,QE2是伯南克的政績之一,當然傾向高估這數字,但即使照單全收,也只是幫到3萬個,距離每個月15萬的指標仍然遙遠。
再者,高盛曾估計,聯儲局即使真的推出QE3(無論是以加印銀紙的量化寬鬆形式,還是短債換長債的「更年期」方式),其效用亦只及QE2的八至九成,況且不少冲喜作用,已反映在市場上。

「零」容忍的年代

這點聯儲局主席伯南克也有自知之明,他曾經估計,經濟增長要全年達到接近5%,才能將失業率拉低1個百分點,而高盛亦曾估算,1萬億美元的購債計劃,也只會令經濟增長上升最多0.5個百分點。把這兩個估算拼在一起看,已可發現,QE對刺激經濟增長及就業,其實實效不大。難怪伯南克早前已大聲疾呼,不要以為聯儲局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最終最有效刺激就業的方法,還是要總統奧巴馬出動財政政策。
不過,儘管奧巴馬急於在明年大選年谷民望,但在共和黨對財赤毫不放鬆下,白宮可做的究竟有幾多亦成疑問。白宮管理及預算辦公室(OfficeofManagementandBudget)之前已預期失業率明年仍達9%,直至2016年前不會低於6%。
看了一大堆估計後,便知道官方可做的何其有限,最終美國經濟還是要自己復元,而零職位增長,告訴市場這是一段漫長的旅程。未來一段日子,大家還是要學會「零容忍」,不但要容忍職位的增幅似有還無,還要容忍存款的零息。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