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去年底首次引入內地冰鮮牛,原意希望穩定牛肉價。但有業界人士指,現獨家供港的皓月集團,最初由恒信貿易有限公司作本港獨家進口商,並只由百佳獨家零售,銷售網及數量不夠大下,價格難下調。
入口量一直下跌
食環署資料顯示,去年12月起內地冰鮮牛供港,首月進口約8.7公噸,之後最高約23.6公噸,但之後一直下跌,今年7月、8月分別只有約11.3公噸及10公噸。
有業界人士表示,皓月最初由恒信作本港獨家進口商,不少有興趣引入冰鮮牛的進口商感「冇癮」;最初百佳是獨家零售點,銷售網不夠大;加上不少市民嘗試皓月冰鮮牛後,認為質素非預期般好,令受歡迎程度大減。
皓月雖已容許其他進口商進口,但每間進口商每次最少購入一櫃、即10多噸冰鮮牛,不能由數間進口商「夾份」,進口商擔心銷情不敢入貨。冰鮮牛銷量不多下,價格難下調。「通脹乜都咁貴,既然(內地冰鮮牛)同新鮮牛肉差唔多(價錢),不如食新鮮牛肉」。恒信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先生反駁,價格高是因人民幣升值,與其他國家的冰鮮牛比較沒有太大優勢;銷量少是因本港市場不接受,並非超市壟斷,現時任何零售商戶都可取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