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歐美大行對港股非常樂觀,預期恒指年底可升抵二萬五至二萬九點範圍。不過,歐美危機拖垮下,港股至今累瀉12%,且盈利預測落空,觸發多間大行面對現實,紛紛調整全年目標,部份調整幅度超過一成,近日如法巴及德銀等,更估計年內有25%至35%下跌空間,估值調整潮一觸即發。
估值下調行動先由花旗6月底掀起,該行以估值盈利增長下滑為由,將恒指原來26500點目標,下調至25500點,調整幅度3.8%。緊接高盛亦將目標價由29000降至27000點,並在7月再修正至25000點,累積下調14%,理由是中資股回報下降及地產股折讓擴大。同時,里昂在7月中以外圍經濟欠佳為由,將全年目標由29000點下調至27300點。
估值下調浪潮近月蔓延至H指,瑞信上周預測內地經濟增長放緩,憂慮內地企業盈利前景不明朗,將年底目標由15000點下調13.3%,至13000點。該行早在上月初已下調MSCI亞洲目標11.5%。高盛亦在8月大幅削減H指目標至12700點,較原來預測的14500點減價12.4%;至於花旗近月亦將目標下調7.9%,由15200降至14000點。
法巴:中資股或跌25%
最令人震驚的,是近周法巴對大市轉為悲觀,認為人行擴大存款準備金率計算方式,對中小型民企及信貸市場構成威脅,最壞情況下,中資股會有25%下跌空間,下半年H指有機會再創新低。
德銀亦將MSCI香港今年企業盈利增長預測,由15.1%調低至9.4%,明年增長有機會下調6%。該行警告,參考08年經濟衰退及市盈率計算,MSCI香港最壞情況會有35%下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