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麗業績的背後 藍籌估值惹人愁陳永陸預測:大行勢睇淡

亮麗業績的背後 藍籌估值惹人愁
陳永陸預測:大行勢睇淡

【本報訊】藍籌放榜高峯期剛過,根據本報統計,41隻已公佈中期業績的恒指成份股,超過七成表現符合甚至超出市場預期,僅10家未達標。表面看似亮麗,但全球經濟有步入衰退之虞,加上通脹高企,企業營運壓力驟增,下半年業績肯定走樣。彭博綜合券商預測,未來一年恒指每股盈利將錄得一成倒退,大行已掀起新一輪調低估值(De-rating)潮,港股似平實貴。
記者:梁嘉麒 林靜

彭博資料顯示,恒指現價市盈率(PE)9.4倍,未來一年預測PE為10.4倍,反映未來12個月,恒指企業盈利將倒退一成以上。根據恒指公司上周五資料,恒指現時平均PE11.15倍,估值與彭博預測有相當距離,很大程度是大行預測過份樂觀所致。過去30年,恒指平均PE約14.8倍,每個標準差(Standarddeviation)為4.2倍。一名歐資大行策略員坦言,根據現時估值,港股實際上是熊市多過牛市,「未見過牛市估值會咁平,一是未修訂,二是根本是熊市。」

「陸叔」陳永陸提醒投資者入市時要謹慎思考。

最賺錢四強 全為金融股

上半年首四位賺錢最多的藍籌,除滙控(005)外,其餘全屬內銀股。如按季比較,只有工行錄得增長,惟部份資本充足比率已按季下降,隨時須抽水集資。近期中央擴大準備金徵收範圍,變相收緊水源,有傳四大行8月新增貸款僅1400億元人民幣,為去年1月以來最少;內銀股有錢借不得,收入來源直接受打擊,下半年難言穩陣。
現時內銀佔恒指成份股比重15%,連同受歐美地區表現滑落的滙控及其他金融股,佔大市比重近半,下半年形勢嚴峻,大市難以迅速反彈。
事實上,即使上半年業績亮麗藍籌,亦紛紛發盈警示弱。招商局(144)半年純利縱創新高,惟睇淡下半年前景。

招商局思捷提早發盈警

中信富泰(267)亦指三核心業績同陷困境,暗示上半年佳績無以為繼。出口股方面,上周遭洗倉的思捷(330)歷史性發盈警,指全年業績將大倒退。
至於對一向睇市甚準的長和系主席李嘉誠,在中期業績突然為集團旗下港口資產減值71億元,看淡後市之說不言而喻。
股評人陳永陸預期,藍籌全年業績應該可保持增長,但環球經濟正處於下滑階段,下半年肯定會較上半年差,投資者入市時要全盤計算,不應單看上半年數字。「其實企業利潤高峯已在第一季出現,所以除了少數標青行業外,大部份股份第二季盈利,都較首季遜色,現時通脹高企,企業邊際利潤無可避免受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