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 病 - 李純恩

語 病 - 李純恩

這裏說的「語病」,不是指某一句句子,而是香港的社會病。
從抗爭的大學生,到面對傳媒的高官,一說起話來,不是「呢」,就是「囉」,「呢」「囉」了半天都說不出一句全話。想要表達一點思想─假設他們真有思想─辛苦得要命,表達了半天,詞不達意,你必須降低水平至他們的水平,才勉強知道他們想表達什麼。
這也不是個別現象,打開電視機,每天都有許多人在真人表演「語病」給你看。
這種病還擴散到整個香港,比如前兩天接到一個電話,一個女孩在電話那頭跟我說了半天,我竟然聽不明白她究竟找我何事。
我便要她慢慢說,暗自還埋怨自己的理解能力。那女孩慢慢說了,但還是顛三倒四。我終於在顛三倒四中找出點頭緒,原來是一本雜誌要搞一個飲食比賽,贊助商想讓我去做評判。
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卻要我在顛三倒四的介紹和讚美(當然讚美我啦)中,一句一句問出來,也就是說,在這一次邀請的過程中,我做了一次提問的記者。
好了,搞清主題費了不少工夫,接下去談到具體細節,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我幾乎要跟她搞語言重組。後來,我終於忍不住說:你還是把語言先組織一下,然後再打電話來吧!
然後,電話就一直沒有來過,大概她很乾脆利落地跟上司作了滙報:李純恩說他不做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