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南港島線 移樹馬虎被指不專業港鐵亂斬4000壯樹

建南港島線 移樹馬虎被指不專業
港鐵亂斬4000壯樹

【本報訊】長春社發現,港鐵在金鐘站法院道的移植樹木工程出現極大問題,竟斬去土生土長、情況良好的蒲葵,將外來品種、具侵略性的白千層保留移植。部份工人又工作馬虎,安全意識低,長春社批評港鐵移植樹木時毫不專業。
記者:梁德倫

白千層在生態學上是極具侵略性的外來品種樹木,也在全球100種具侵略性樹木榜上有名。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解釋,白千層若被移植至鄉郊,會與本土植物爭奪養份、陽光及水份,本土植物因養份不足慢慢死亡。外來樹木也會侵佔本土植物的生存空間,導致依賴本地植物生存的物種隨之消失。一般而言將之獨立移植至路邊,才能減低對本地植物生態的影響。
南港島線(東段)由金鐘直達海怡半島,途中經海洋公園、黃竹坑、利東邨三站。整項工程影響5768棵樹,但只得1178棵獲保留,437棵移植。港鐵在法院道工程主要興建金鐘至南風隧道的通風設施,並在法院道花圃作臨時改道和行人過路設施。

令人質疑是否具專業

長春社發現,港鐵在法院道工程的移樹準則令人費解。李少文指,據南港島線環評報告,大部份蒲葵被評為生長情況理想、良好,白千層只屬一般,港鐵卻選擇移植白千層,「點解會出現呢種本末倒置嘅情況?」白千層影響本土植物生態,蒲葵卻有不少本土生物依賴,例如有果蝠常寄生其大葉下,令人質疑港鐵移樹是否具專業。
李少文引述港鐵回覆稱,其樹木專家認為會揀選較高存活率的白千層移植。港鐵又稱,樹木專家指蒲葵移植後存活率較高,但法院道花圃的蒲葵生長在擠逼環境,相信根部糾纏一起,移植必傷害根莖。李少文反駁,蒲葵的樹根不似榕樹般四散,較易移植,因此移植白千層卻砍伐蒲葵根本在生態上說不通。

長春社發現港鐵在斬樹前未有遵守一至三個月前要斬根的做法。
長春社提供圖片

長春社又發現,港鐵的移樹工人不專業,沒遵守移植前一至三個月切根的做法;使用高台及以斧頭等砍樹時,無戴護眼罩,極不專業也存在安全問題。李少文質疑,港鐵是否有能力及專業判斷移植樹木。
港鐵回應指,法院道工地範圍主要有蒲葵、白千層兩類植物,據樹木專家意見,栽種蒲葵的花圃擠逼,部份蒲葵根部糾纏一起,移植前需修剪,部份修剪後存活率較低,22棵有12棵可移植,餘下10棵需移除。14棵白千層則有6棵被移植,8棵被移除。發言人補充,項目經工程及環境顧問研究,根據專家建議進行,並經相關政府部門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