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鐵旗下物業屯門海翠花園業主,力數港鐵將屋苑管理「判上判」;維修保養工程投標黑箱作業,只外判予幾間「指定」承辦商,令工程費較市價貴最少幾倍。業主立案法團前晚召開業主大會,最終在逾半業權人支持下踢走港鐵,成為首個成功撤換港鐵管理公司的屋苑。
記者:譚靜雯、盧文烈
入伙22年的屯門海翠花園共6座,座落輕鐵屯門碼頭總站上蓋,屬港鐵旗下物業。海翠花園業主立案法團主席盧偉強批評,自屋苑入伙以來,港鐵授權一間名為「海翠花園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為公契經理人,並將管理合約再外判予「富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但從無真正為業主解困,「咁做根本就係架床叠屋,行政、資源、人手都重叠,浪費晒資源」。最令小業主不滿的,是港鐵從來沒有派職員駐場,令部份工程一拖再拖,「次次都要靠富城做中間人,做乜嘢工程都要拖成兩三個月,等佢哋覆咗先開到工」。
工程投標涉黑箱作業
法團委員夏旭昇也指控,屋苑維修保養工程投標黑箱作業,「次次都係畀嗰幾間承建商做,報價條數一定貴過市價幾倍」。他舉例,去年底屋苑為一條天橋維修,物管報價高達26萬元,但法團重新招標,工程費只需約萬多元,「真係嚇死人,點解可以相差咁遠,我諗以前肯定嘥咗好多錢,搞到屋苑嘅基金永遠都存唔到錢」。法團在去年7月換屆後,監督物管公司的工程招標,令工程成本大減70%,屋苑累積盈餘由09約548萬元,增至現時約672萬元。
小業主6月時曾召開居民大會,希望踢走港鐵,當日有300個業主出席支持,但未能成功撤換港鐵,小業主遂再接再厲,業主立案法團前晚召開大會,會議至接近凌晨才結束,最終在50.4%業權支持下,通過撤換港鐵的管理公司。
德福業權港鐵佔多數
發展商過往透過手持商場、公用地方以操控法團的情況屢見不鮮。港鐵住宅業主權益聯會主席林悅表示,當中以港鐵沿線屋苑最離譜,因為港鐵將車站的龐大業權份數也計算在上蓋物業項目內,即使小業主全民總動員,也未必夠票成立法團。以九龍灣德福花園為例,雖然有近5,000伙,但只佔整個屋苑的25%業權,因為有51%業權是九龍灣車站,其餘24%則是商場、停車場及公用地方,全部也是港鐵擁有。
今次成功起義的海翠花園,由於港鐵只佔屋苑的18%業權,在小業主齊心協力下終成功擊退港鐵。